PS:更新有些晚了,今天作業著實有點多,而且又被編輯部的老師安排了一個大任務,下午去採訪的,然後把錄音裡面的文字人工轉換成了文字(自動轉換那東西太不靠譜了,容易有錯誤,萬一搞錯了什麼導致我寫錯那就完了)。實在太忙了啊!!!
————————————————————————————————————
下邳郡估計能派出五千至七千的援軍,加上盤龍軍和東海郡的兵力,估計會達到兩萬多人,但張郃大軍卻有三萬餘人,兵力上仍是優勢。而且,他們缺少能戰的將領。哪怕陳登真的是個將才,最多也就是與張郃戰成平手,而張郃不僅在統兵上一手,自己也是一流境界的猛將,一力破萬軍的本事張郃沒有,衝鋒陷陣,斬將奪旗鼓舞士氣的本事,荀諶相信張郃絕對做得到。
只是不知道,玄武軍會不會南下馳援呢。
“風滿樓急報!”
一名風滿樓暗衛闖入了大帳,荀諶剛想呵斥此人的無禮,卻被張郃攔住。
荀諶身為荀氏子弟,大儒荀子之後,可以說是典型的儒家人,而他又不像荀彧那樣開明和包容,對於這些旁門左道還是有些牴觸的,尤其是見不得光的風滿樓。
張郃身為武人,又在軍中,對於禮數自然不會那麼在意,更何況,看此人風風火火的樣子,應該是真的有急事,否則也不會如此冒失。
那名風滿樓暗衛單膝跪地道“稟將軍,軍師,數日前玄武軍突入青州,攻克濟南國。濟南相辛評面北自刎而死,守將審榮戰至力竭而死!”
“什麼!仲治,仲治他!”
荀諶如遭雷擊,整個人後退了幾步險些摔倒,被張郃攙住。
辛評與荀諶都是潁川人士,又都是潁川的名門子弟,所以早年便已相熟,後來二人又侍奉同一人為主,自然感情更加深厚。
“友若,節哀。”
張郃對於辛評和審榮的死也是有些傷心的,畢竟一個是河北名臣,而審榮和他也有所往來,想不到。。。。。。
荀諶眼中燃起了火光,看向那名暗衛“如今青州局勢如何?為何不早早報來?”
那名風滿樓暗衛也是知道荀諶這是把火撒在了他身上了,解釋道“非我不報,在下也是剛剛才從青州趕來,縱馬賓士三天三夜,又行了三十里山路才到達。現在估計連徐州的曹軍自己都矇在鼓裡,完全不知道情況。將軍和軍師的大軍先前在海上,在下根本找不到你們的位置。青州如今的局勢在下尚且不確定,但主公已派出蔣義渠將軍坐鎮青州。”
荀諶一拳頭捶在桌案上,有些惱火,但他的思路卻依舊清晰。
“數日之差,若非我們的計策外洩,就是剛好和曹軍一塊去了。結合曹軍在徐州的防禦態勢和朐縣等城池的情況,外洩的可能性極小,應當是巧合。可是這巧合實在是。。。。。。仲治啊!”
張郃拍了拍荀諶的肩膀“友若,如今,我們應該想想如何面對東海郡的人馬。”
荀諶深吸了一口氣,面色恢復了常態,似乎已經平靜下來,面露歉意“將軍,抱歉,我失態了。”
“如今我們有三個選擇。一,繼續滯留在徐州,打上一場,攻佔東海郡,以東海郡為本錢,書信主公從海上運輸糧草兵器以及援兵;二,由海上撤回青州,馳援蔣義渠將軍,擊退玄武軍!”
張郃似笑非笑地看著荀諶“友若,三呢?”
荀諶也是似笑非笑地看著張郃“瞧儁乂的樣子,應該已經猜到了,不用我說了吧。”
“就是不知道友若是否敢隨我一同攪他個天翻地覆。”
張郃的心中,生出了一股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