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董國舅之子董平十分傾慕令愛,這樣吧。朕做一件美事,賜他二人一樁姻緣,稍後便有聖旨到王師府中賜親,王師且去吧。”
王越聽聞如遭雷擊,他看著劉協臉上的笑意,心中涼到了極點。
董平,毛頭小子一個,也就會些武藝,卻也只是三流水平,謀略、兵法、政治皆是一竅不通,嫁給他,王景雲豈能幸福!
但,皇命不可違!
他又是三代帝師,怎能拒絕天子的賜親?
“喏。”
王越抱拳領命,渾渾噩噩走出了大殿。
看著王越離去的背影,劉協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忍,但轉瞬即逝。
王師,勿怪我。
郭奉孝,朕,絕對不會讓你好過!
劉協對於郭嘉的恨意,不亞於對於曹操和滿寵的恨意。
緣何?
若非郭嘉在官渡前線屢屢挫敗袁軍,將處於優勢的袁軍打得損失慘重,劉協又怎會需要在許都鬧出事情來幫助袁紹?
若非滿寵,若非明鏡堂,他當初怎會失敗?許都血夜的失敗方,就該是曹操了。
而曹操的強大,有一大半功勞,都郭嘉的!
滿寵,則是郭嘉破格提拔的!
明鏡堂也是郭嘉一手創立的!
郭奉孝,希望你喜歡朕送你的這份禮物。
心愛之人被賜親給別的男人,不知感想會是如何?
王越縱馬賓士回府,臉色鐵青地看著府外的數十輛大車,咬牙切齒。
他自然不是對郭嘉或是荀爽和陳紀有什麼怨念,至於心中怨的人,誰知道是誰呢?
王越心中微微一嘆,荀爽和陳紀都是天下名士,當世大儒,郭嘉能請得二人以長輩的身份為他提親,也說明了郭嘉在如今士林之中的名聲。
可惜,他是曹操的心腹,而自己是帝黨重臣,三朝帝師,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和自己的女兒,不可能有什麼好結局。
“子清兄,我等不請自來,還望你不要怪罪啊。”
(王越的表字沒有記載,我就自己編了一個。“越”有高亢、激揚之意。結合蘇軾的《石鐘山記》:“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我就給王越選了一個子清的表字。)
荀爽和陳紀向著王越施了一禮。
他們是靈帝時期的老臣,和王越也有所來往,還算相熟。
王越板著一張臉,故作不悅狀道:“爾等來意我已知曉。慈明、元方,此事容我拒絕!此後勿要再談論此事!”
荀爽和陳紀二人對視一眼,俱是不敢相信王越竟然都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就拒絕了,而且還拒絕得如此徹底,沒有一絲迴旋的餘地。
“子清兄,且容我......”
陳紀和王越關係稍微好些,想勸勸王越,但剛開口,便有數騎奔來,看衣著,竟是宮中內官。
“陛下有旨,王卿接旨!”
王越、荀爽、陳紀等人皆俯身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