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曹洪沿著沐水佈陣,對蕭建與曹宏二人下了戰帖。
曹宏這一次帶來了三萬大軍,加上琅琊相蕭建集結起來的一萬大軍,人數幾乎是曹洪的兩倍,而且曹洪這時候並沒有什麼名氣,在外人看來他不過是曹操的族弟才能身居一軍主帥。
再加上曹宏所帶的很大一部分士兵都來自丹陽,曹宏大軍初來乍到,個人也沒什麼能力,無法抑制住部下的好戰情緒,接下了戰帖,將局面輕易地帶入了有利於曹軍的野戰。
曹洪和荀攸的野心很大,他們想利用這一場會戰殲滅敵軍,直接讓徐州北部的防線全面崩潰。
其實曹宏心中也有一個算盤,他此次帶來的大軍中近萬名騎兵,這也是他的底氣。
而且其實曹宏心裡也挺反感曹洪這個名字的,在他看來,這靠關係上位的傢伙根本不值得他出手,如果換成郭嘉這樣等級的還差不多。
至於幾年前曹豹兵敗被擒那一戰?呵,曹豹雖然是他的族兄,但說實話他瞧不起曹豹這傢伙,就一靠諂媚和家族勢力上位的小人罷了。大敗一場之後,陶謙沒有追究他的責任,這傢伙天天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學習兵法。這次自己出徵前還特意叮囑自己不要和曹軍野戰,利用城牆優勢,堅壁清野,建立多道防線消耗曹軍。他曹宏是誰?如今徐州實際上的第二人,地位雖然次於曹豹,但是所有人更重視他。
他曹宏需要聽取這個敗軍之將的建議嗎?久守必失的道理難道這傢伙還沒從兵法書上習得?哼,難怪當初會兵敗被擒,這個下邳曹氏的恥辱!
當曹宏的大軍開至約戰地點的時候,雙方各射住了陣腳準備佈陣。而曹宏看了看曹軍的佈陣後,不禁大笑。
蕭建好奇道“將軍何故大笑?”
“我笑曹洪無謀,荀攸少智!”曹宏手執馬鞭斜指曹軍身後。
“若是吾用兵之時,絕不會在此背沐水結陣!雖有韓信背水一戰之例,然我軍有上萬精騎,只要正面突襲,將敵軍趕至水中,則我軍必勝!故而我笑曹洪無謀,荀攸少智!”
蕭建作了一揖“將軍智謀高升,曹洪、荀攸之輩定然不是對手。”
曹宏笑而不答,淡然地看著戰場。
而曹軍陣中,氣氛十分嚴肅,沒有人打擾曹洪和荀攸的沉思。
一名年輕小將凝望著曹軍的佈陣,左右踱步,左右搓著雙手,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了。
“大帥,軍師,背水結陣雖然是良策,但是此次據報敵軍騎兵眾多,若是敵軍騎兵壓上,將我軍士兵趕到沐水之中,則我軍危矣!”
“放肆!子明,此處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速速退下!”
這名小將的話招來了孫策的駁斥,其實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孫策的斥責是在保護這個年輕小將,不然應該是讓人亂棒打出去或者下獄,當然大家也都給孫策這個面子,畢竟孫策十分受曹操看重,曹操當初解袍蓋在孫策身上,稱呼孫策為“江東小霸王”之事曹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不過孫策之所以在曹洪麾下也是有原因的。孫策自從鞏縣一戰後,就突破了自身武道瓶頸,步入了一流中期的行列,但是他始終覺得自己還是缺乏戰場廝殺的經驗,希望能夠外出征戰,於是便被曹操和郭嘉臨時派到了曹洪麾下。
年輕小將雖然遭到了孫策的駁斥,但是並沒有停止自己的勸諫行為,雖然連孫策也有同樣的疑問,但是郭嘉告訴過他“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汝在公達身邊,應當少說多做,有不懂之處儘管詢問。”
荀攸轉過身注視著這個年輕小將,年輕小將也毫不示弱地和荀攸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