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被郭嘉的信任感動得熱淚盈眶,嘴中喃喃道“江東小霸王嗎?”
這一回,孫策向曹操單膝跪地,拱手道“罪臣孫伯符,願降於主公。”
曹操立馬扶起孫策,安撫了孫策幾句。
“賢侄放心,吾向來敬佩汝父為人,有朝一日定然讓你得報大仇!”
而那些江東子弟兵見孫策都降了,便將兵器放在地上,向曹軍投降。
隨後,孫策向曹操抱拳道“主公,若主公信得過在下,沛國剩餘的城池,某欲自往勸降餘眾,以助主公。不識能相信否?”
曹操大笑“賢侄願往自然最好,此誠操所願也。今與公約,十日後日中,望賢侄來還。”
孫策帶著程普、祖茂二人及百騎離去。
一旁曹洪對曹操道“孫伯符定然去而不返。”
曹操擺了擺手嚴肅道道“伯符舍我,當復與誰?諸君語皆非也,孤斷之詳矣。孫伯符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諸君勿復憂也。”
十日後,孫策勸降了沛國剩餘所有城池,帶著千騎來見曹操,曹操大喜“伯符果然不負孤!”
而後曹操設宴犒賞三軍,曹操也真正成為了虎踞二州的霸主!
在平定二州後,曹軍開始了休養生息,囤積糧草,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同時,滿寵對於明鏡堂的指揮,原來越得心應手,招收了不少能幹的下屬,逐漸在各個勢力都埋下了暗子。在郭嘉的建議下,還在不少城池內留下了產業,主要還是客棧,以客棧為掩護,打探情報,再以商隊為掩護,將其拓展到各地。隨後,滿寵派出明鏡堂江東鎮撫使劉若親率人去吳郡接回孫堅的兩位遺孀吳氏姐妹,孫堅異母弟孫靜,孫堅寡居的妹妹孫氏,孫策的四個弟弟: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孫策的妹妹孫嫣和妹婿弘諮,孫策襁褓中的妹妹孫晟,孫仁(孫尚香)。
孫策對此感激不盡。
而此時的河北,袁紹派出侄子高幹為主將,高覽為副將,逢紀為軍師,攻打混亂無主的幷州,上黨郡的張揚見高幹的大軍前來,主動歸降,高幹欣然接受,剩餘的幷州各郡豪強遠不如張揚,被迅速平定,袁紹亦成為了虎踞二州的一方霸主。而後,袁紹自封高幹為幷州刺史
張揚歸降後,被調往渤海郡為郡守,在袁紹初期的大本營,張揚哪怕仍舊心懷不軌,也無力造反,別說有渤海高氏在,光是袁氏在渤海郡的影響就足以讓張揚老老實實。
不久,袁術集散兵進攻壽春,驅逐揚州刺史陳瑀,自稱揚州刺史,徹底佔領了富庶的淮南。不久,李傕、郭祀等人把持的朝廷拜袁術為左將軍,拜公孫瓚為前將軍,拜袁紹為右將軍,拜曹操為後將軍,承認了他的揚州刺史職位。同時,朝廷袁術為平阿侯,封曹操為舞陽侯,封袁紹為清淵侯,封公孫瓚為易侯,調停了四人之間的爭鬥,眾人各自罷兵。
而此時的幽州,發生了劇變!
幽州刺史、前將軍公孫瓚病逝!
薊城的前將軍府內。
“伯珪,你,你怎麼會變成這樣了!”
劉備剛踏入公孫瓚的房內,見到公孫瓚骨瘦如柴,面色蒼白,嘴唇乾裂,不由大驚。
劉虞舊部鮮于輔、齊周、騎督尉鮮于銀等率劉虞殘部想為劉虞報仇,因閻柔素有恩義,他們便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閻柔招集鮮卑、烏丸等兵馬,共得漢兵、胡兵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河之北,大敗公孫瓚軍,斬殺鄒丹。
而後公孫瓚派劉備、關羽、張飛前去破敵,他們剛剛打破敵軍,便突然接到公孫瓚病危的訊息。劉備一接到訊息,便馬不停蹄地往回趕,連奔三天三夜,卻見到了這樣的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