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和張郃雖然驚訝於郭嘉的突然出現,但是很配合的徹底擊潰幽州軍的步兵。
“公孫瓚已敗!投降免死!”
“公孫瓚已敗!投降免死!”
“公孫瓚已敗!投降免死!”
袁軍的喊話聲徹底擊倒了幽州軍剩餘的反抗之心,他們如今才是真正的四面楚歌,公孫瓚的部隊有很多都是當初劉虞的人馬,受幽州百姓愛戴的劉虞被公孫瓚殘忍殺死,他們只是為了活命才投靠了公孫瓚,內心並未真正對公孫瓚歸心,不少人直接放下兵器投降。
郭嘉令張郃留下一員副將和五千人馬看管俘虜,而後眾人向戰場中央的公孫瓚圍去。
公孫瓚聽說後方大敗,自己的白馬義從也已經損失了近兩千,才換來先登營不到四百的傷亡而左右兩翼的鄒丹和田楷也出師不利,便下令全軍撤退。
可損失了近一半先登營的麴義會放過公孫瓚嗎?
對他來說,先登營的所有人都是他的骨肉兄弟,他能叫得出每一個人的姓名和表字,說得出每個人家裡有幾口人。
四百個兄弟就這麼沒了!
“先登營原地修整,步軍隨我反攻!”
麴義麾下還剩下八千步兵,全部跟隨麴義出擊。
“擒殺公孫瓚!”
“擒殺公孫瓚!”
“擒殺公孫瓚!”
公孫瓚聽到四面八方盡是袁軍士兵的喊聲,慌亂不已。
郭嘉令文丑率騎兵先行一步,文丑領命,直奔公孫瓚殺去。
突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之中殺出一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
文丑一瞧,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片刻之間兩人已相鬥數十合。
“賊將可敢通名!”文丑一槍盪開那少年刺來的長槍怒喝道。
“某乃常山趙子龍!”那少年一聲大喝,槍出如龍,時如靈蛇吐信,忽如百鳥朝鳳,又如暴雨梨花。
郭嘉遠望,文丑那邊的情況盡收眼底,看到那小將與文丑大戰數十回合而不落下風,暗道一聲:“糟糕,竟忘了趙雲!”
“記得歷史上合顏良、文丑二人之力才擊退了趙雲,文丑一人應付。該死,我想起來了,還有那個大耳賊也會來支援,那典韋萬萬不能派出去,不然就沒人能擋關羽、張飛了。”
郭嘉惱怒異常,熟知歷史的他,竟然忘記這些細節。
趙雲初從袁紹,與公孫瓚開戰後投奔了公孫瓚,如果郭嘉早些時間想起來袁紹麾下還有如此猛將,相信憑他的手段與威望收服趙雲如探囊取物般。
需知趙雲不但是一員猛將,更是一個頂級保鏢,衝鋒陷陣能用,陣前單挑能用,保駕護航能用,全科滿分啊。
麴義見趙雲勇猛,便上前與文丑雙戰趙雲一人,文丑也沒有矯情,這個趙雲讓他感到膽戰心驚,他明確知道自己不是這個少年的對手。
趙雲吼道“主公先撤,我來擋住追兵。”
公孫瓚絲毫不矯情,見他麾下有一小將擋住了文丑,心中大喜,會和了鄒丹和田楷的騎軍,將剩餘的一千餘白馬義從全部交給趙雲,自己與鄒丹、田楷二人率剩餘不到五千騎兵向北撤往界橋。
“金蛇狂舞!”趙雲使出自創七探盤蛇槍中的最後一式,麴義來不及回防,被趙雲刺中左肋落馬,被親衛拼死救出。
趙雲隨後一槍擊退了文丑,帶領白馬義從向南衝殺。
文丑以為趙雲的目的無非是要逃竄,料想他們那一千多人終歸要前往界橋,便帶騎兵向界橋追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