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天道規則隔出來的天,規則還是那些規則,依舊臣服與天道。
可理解為:代天道行職責。
十三郎沒能注意到這一點,他在先,狂靈脩神域的話,世界如何容得下?
比星球大的身體,堪比天道的實力,狂靈神域範圍得多大?曾經以往,狂靈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個曾經務必輝煌的族群,這麼大的族群修行神域,不得成天內部打架?
再有,修士破劫之後多修信術,根據桑南的記憶,六大宗族每有修士破劫,都會被賜予一座專用修真星球,自居老祖採集信力,進而才能一步步堪破難關,成為四大星域中頂尖的存在:涅修。
又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狂靈如修信力,需要的不是一座兩座星球,而是一個完整大界才能支撐;假如不修信力,其神域如何才能穩固成長?
連串問題得不到解釋,十三郎大膽假設:狂靈之道與神域無關,他們只修自身。
身軀龐大自成世界。界內自訂規則,自己做自己的天,只做自己的天。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天道。
不問生靈幻滅,不管輪迴陰陽。只管自己。只修自身。
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幸與不幸,十三郎因無知在這條路上踏出第一步。對上界修士而言。他就是那滴沒有稀釋、相反經過提純的蛇毒......
即將病入膏肓
......
......
沉默有思,周圍情形再生變化,經過一番亂鬥廝殺,修士們慢慢“聰明”起來。凝聚成七八個大小不一的團體,共同對抗那隻狗。零散修士紛紛逃到更遠地方,望著一片雞飛狗跳,望著被包圍在當中的那個人,神情複雜。
寶光靈像,陸續還有修士趕到,總計已近兩三百。這麼多大拿被一隻狗攔住去路......
真的很好笑。
如果修士們擰成一股繩,嘲風再怎麼能夠減免傷害也難對抗這麼多人,早就變成飛灰;弄成這樣,歸根結底不在於三殿下有多強。而是人族一盤散沙。
人類到底機智,穩固下來的修士們觀察著形勢,慢慢朝另一種情況轉變:全部團結起來,先解決當中那個可惡的人!
就在這個時候。
“十三先生!”
“少爺!”
“蕭十三郎!”
幾聲驚呼,之後陣陣驚呼,數百道目光轉了幾圈,最後又都回到十三郎身上,紛紛醒悟。
他就是蕭十三郎?
除了他還能是誰。
除了傳聞中的那個他,誰敢如此囂張!
震驚過後幾道身影疾撲,趕到火圈外又都駐足,僅一人姿態前衝不變。
“那是邵潑風?”
“就是他,羅門偏愛之人。”
“閉嘴,看那邊!”
少年家成,如今外層修士當中,除蕭十三郎外最出名的一個。起因在於其身邊常伴的那名背斧壯漢,身似山巒沉地,神情不怒自威,視周圍如無物。
外層修士進階可能性微乎其微,六大宗族通常置之不理,唯獨這位少年例外,羅姓有專人在仙靈殿等候。熟悉情況的人後來獲知,來者其實可以算邵家成的本家長輩,是他的大爺的大爺的親傳弟子。
有背景總能得到更多好處。抵達仙靈殿之前,家成仍需獨自闖蕩,結果等了四年才得入關,險些被認為隕落。待其闖過第一道生死關口,有人照看的好處頓時體現出來,雖說大規矩仍需遵守,但在細節上,得到的好處不要太多。
比如安危,初次淬鍊過後,壯漢有意常伴家成身邊行走,目的並非替他解決所有困難,而是提醒那些六宗殺者:此子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