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匈奴蟻凱旋而歸時,這些奴隸就進入該地,搖身一變成為伶俐的主婦,把新搶得的蟻卵與原有的蟻卵混合在一起,並教育戰俘及其子女服從匈奴蟻的統治。
隨著這批強盜遷徒,擄獲的螞蟻世代互動重疊。
一般而言,每隻匈奴蟻有三個奴隸侍奉:
一個餵它進食(匈奴蟻只能將嚼爛的食物由奴隸一口口喂進嘴裡);
一個替它梳洗(匈奴蟻的唾腺早已萎縮);
一個負責清除匈奴蟻的排洩物,否則堆積太多會腐蝕匈奴蟻的甲殼。
這些兇狠的匈奴蟻,最可悲的命運就是被奴隸們棄之不顧。
此時匈奴蟻必須由豪奪的洞穴而出,尋找新的征服目標。
入夜前如果仍無斬獲,匈奴蟻將凍死或餓死。
這將是剽悍兇惡的匈奴蟻最滑稽可笑的死法。
蘇三蟻后聽說過很多關於匈奴蟻的傳聞。
曾經有奴隸起來反抗,不過這些對主人瞭若指掌的奴隸卻無法佔得上風。
另外,有的說某些匈奴蟻收集蟻卵,它們意欲收藏各種大小,不同種類的螞蟻。
令人無法想像一間房間充滿了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蟻卵。
在每顆白色蟻繭下……是個別的螞蟻文化,每一隻都準備一生侍奉粗暴的野蠻主人。
蘇三蟻后努力想擺脫這些灰色的想法,得想個辦法迎戰。
據報大批匈奴蟻由西北面而來,蘇三城的哨兵和間諜確認數目大約有十萬之多,經由丁香碼頭隧道過溪。
而且匈奴蟻看來相當急躁,因為它們手邊的那一棟活動式編織巢穴可能在鑽進隧道時弄壞了。
所以匈奴蟻沒有遮風避雨的窩,如果它們不拿下蘇三城,它們就得露宿過夜了!
年輕蟻后極力保持冷靜,澄清思緒:
“如果匈奴蟻已經有了活動式蟻窩,為什麼它們一定要過溪呢?”
然而,答案再清楚不過了。
匈奴蟻打從心底厭惡城市,這種厭惡常人無法理解。
城市對它們而言,不是威脅就是挑戰。
遊牧民族和城市居民似乎勢不兩立,而且匈奴蟻知道溪對岸有數百個蟻窩,一個比一個宏偉,物富民豐。
蘇三城還無力對抗匈奴蟻的侵略。
目前蘇三城邦的螞蟻居民已高達八十萬,在西方邊界也種了一排肉食性植物。
但是,她的軍隊卻不足八萬,還缺少戰火考驗。
況且蘇三城還太稚嫩,沒有經過大風大浪。
此外,派往紅蟻國宣誓加入聯邦意願的使節團一直沒有迴音,因此她無法依靠鄰近城邦的支援,甚至連最近的紅蟻國邊城都有數十里之遙,根本來不及通知夏季蟻窩的居民……
面對這個狀況,城邦之母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