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的蛛網也許捉東西的本領沒那麼強,但至少可以支撐到夜晚。
蜘蛛造好屋脊橫粱後,在每個象限加上十幾條絲線,最後才修飾中央螺旋地帶。
這是最心曠神怡的部份,它從固定乾燥絲線的一根樹枝上出發,在每個象限間跳來跳去並往中心靠,速度愈慢愈好,一直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
這隻蜘蛛是雌性,好像還沒有名字,我們乾脆就叫她“看家婆”吧。
因為她從不出門去打獵,總是死板地呆在家裡耐心地等待獵物上門。
看家婆有套自創的織網方式。
這世上找不到兩張一樣的蜘蛛網,如同人的指紋般獨一無二。
她還必須拉緊她精心編織的蜘蛛網縫隙。
當她完成中心網時,她環視她的絲線受刑臺,並目測其強度,接著她到各個象限巡視,並以八隻腳播搖織網,看看是否經得起考驗。
這塊蜘蛛網被她編織得又大又密,像蕾絲花邊一般。
顯然,看家婆對蜘蛛網還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只因這塊蜘蛛網看起來相當顯眼且強韌。
不過,既然她用的建材是乾燥絲,就別斤斤計較用量的多少,否則上網的昆蟲將只是歇息的過客……
這項必須屏氣進行的工程可把看家婆累壞了,以致於她必須緊急補充食物。
這是個惡性迴圈,由於織網她飢腸轆轆,但卻要借用這張網之力,她才有飯吃。
全身的二十四根爪子平擺在主要橫粱上,藏匿在一片樹葉下,她等待著。
根本不需要靠她的眼睛,只要嗅嗅上空,或用腳感應四周空氣的細微晃漾,即可獲知獵物是否上門。
這些全都得拜蛛網之賜,絲線能了反映出任何的薄冀振動。
這種微小的振動,是一隻蜜蜂,在離此約半米的地方呈八字型迴旋飛翔,正指引蜂巢的同伴前往繁花似錦的花房。
這種輕巧的跳動,八成是蜻蜓。
蜻蜓真是美味可口,可惜這一隻不是往這邊飛。
嗨!真可惜,午餐飛走了。
蜘蛛網大晃動,說明又有闖入者。
原來是另一隻蜘蛛想坐享其成。
小偷!得趕在獵物上門前,將這個不速之客趕走。
忽然,看家婆左後腳感到一隻蒼蠅類的生物從東邊飛來。
似乎飛得很慢……
如果它持續這個航向飛,應該會直接地撞進母蜘蛛看家婆的陷阱裡。
啼啪!恰巧直接命中。
原來是一隻帶翅膀的雌蟻。
看家婆記得她年輕時,血氣方剛,嚇走不少快到手的獵物。
她以為被蛛網粘住的昆蟲是再也插翅難飛。
然而,成功的機率只有一半而已。
時間才是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