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個法子嘛,對大多數人都很有用,特別是年輕人,年輕人好面子,丟不起那個人。
但凡楚家出現自上而下的查處,追究,受到責罰心有不服的例子,一律當明知故犯。
同一種錯,犯了兩次,就需要到凡間菜市場做檢討,面對著世間各類神鬼的指指點點,低頭,道歉,認錯,而且持續揹著寫有罪狀的帆布,三天露臉。
這個過程裡楚家長輩全程把關,任何人不得求情,否則同罪。
但是,規矩死的,人是活的。
每代總有那麼幾個心氣高,低不下頭的人,憋著一口氣,覺得自己沒犯錯,就是不認。
非要追查,到底是誰告的狀。
以至於,一個人的黑例變成了一個人的黑歷,一個小黑點變成了一條黑線。
這就是同一種錯,糾纏不休,死咬不放,算第三次,第四次……
楚家祖訓也有應對,第三次,禁閉,想通了才能出來;
第四次,剝奪楚姓,逐出楚家;
第五次,剝奪楚家給你的修為;
第六次,剝奪楚家給你的生命。
沒有第七次了……
就這一本傳自尊上之口的楚家祖訓,將楚家上下眾人,修士也是凡人也罷,都牢牢地擰成了一股繩。
使之楚家成了東楚唯一的王,其威嚴任何人都不可觸犯,撩撥虎鬚者必將接受一族的合力打壓,萬劫不復。
這些聽起來腐朽,不容置喙的規矩條令,令得多少家族爭相效仿,多少宗門擠破頭皮印拓。
但是,他們都只得其形,不得其行,更不得其神。
所以,墨海只有一個楚家。
東楚何其遼闊的領土,也只有言公卿一個稱得上是宗門的宗門。
其它東楚所有宗門加在一起,都敵不過楚家一個分支的力量。
最恐怖的是,七百年前,言公卿還分出去了一個拜神侯,那拜神侯也受益於楚家祖訓,將生意做大做到了整個墨海。
雖說,拜神侯財大氣粗,排名還在言公卿前面一位,但是這兩家,天下誰敢說他們不是一家呢?
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和東楚傳說中的那位老祖宗有關。
他留下的那本楚家祖訓,至今都是楚家寶中之寶。
話說回來,那個楚家小夥兒跪地求饒,只求不要大過年的被告狀,不然別人在笙歌慶舞,自己關小黑屋,可就丟臉了。
但是,大媽們可不吃這套,這些年來,她們婦女聯合,不知道整治了多少翻他們白眼兒的楚家俊彥。
“幹嘛?不是你說你不知道青木丫頭的蹤跡嘛?”
楚家小夥苦不堪言,眼見大媽就要去告他的狀,終於妥協了,在她耳邊小說洩露了秘密。
誰知大媽不可思議的大聲吼出:“什麼?青木丫頭被別人拐走啦?”
“什麼?青木丫頭被別人拐走啦?”
“哪個殺千刀的乾的好事兒?”
……
訊息乘風而去,一傳十,十傳百,一會兒的功夫,楚家凡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胎毛頑童,人人皆知。
一時間,老人扼守嘆息,孩子憤然悲啼,原本悄咪咪的嘀咕瞬間變成了一片抱怨和疑問。
那些人好心為楚家的山上小孩兒帶了吃食的族人瞬間臉一垮,沒了精氣兒神。
殫精竭慮,殫精竭慮,就為了大過年的博得言青木那小妮子一次歡心,然而,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