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餘叔家,餘叔給她開了門,見到她手裡的藥罐,驚訝道:“姑娘這是……?”
沈沐瑤笑笑:“昨晚我熬出了一味藥,估計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今天想請您幫我試試,可以嗎?”
餘叔點點頭,有一線生機,無論如何都是要試試看的,他捧起藥罐三兩下喝完了。這藥從理論上來說是能治療,不過還是要看看實際情況。在餘叔家又呆了一會兒,見餘叔沒有什麼立即的不良反應,她才算鬆了一口氣。
藥效發揮需要一定時間,差不多晚上才能有一點變化。沈沐瑤不多留,告了別就上楊夫人那去。
楊夫人幾個跟村民們溝通了兩天,已經有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進了廟裡隔離。畢竟坐在家裡也是等死,不如試一試這些人的話。沈沐瑤來到廟裡的時候,楊夫人正給人們派發面布,防止傳染。見她來了,楊夫人招招手,高興的湊過來:“沈姑娘,剛剛又來了一家子人,現在已經有十餘人過來了。”
沈沐瑤高興地笑道:“好,等我制好藥,就能派給大家了。”
她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匆匆吃過飯,又是一頭扎進藥堆裡。黃昏時分,才再次出門去看餘叔的情況。
藥效發揮時間有長有短,很難把握得住。檢查過後看上去沒什麼變化,沈沐瑤有些洩氣,卻也知道不能急著來。
殊不知第二日早晨,一個驚喜悄然而來。
餘叔的口中的那層白色偽膜,竟然有了適當縮小,頭痛及咽痛的情況有所好轉。
這對於沈沐瑤來說,是一個多大的鼓舞!
這件事傳開來,大家均是一喜。沈沐瑤連忙多熬製,帶給廟裡的村民。村民原本都只是試試,見沒什麼動靜還以為又是一些騙人的東西,沒想到還真的來了藥。雖然還不清楚藥是否真的有用,可大家都是感激,真的有人幫助了。
一個男子匆匆幾口飲下藥,向她道謝:“姑娘真心幫我們,實在是感激不盡啊!”
沈沐瑤一笑:“救人治病,本是分內事,談不上感激的。”
和村民們說了幾句安慰話,她就又回了營帳。今天用的養肺清陰湯,只是一個大體上的幫助,感染具體情況不同,還要一一研究對症下藥。
醫書,又再次被翻開。
這晚,又是一份大收穫。《溫病條辨》有載一味銀翹散,清熱解毒利喉,連翹,銀花,薄荷,竹葉,生甘草,淡豆豉,還有,還有什麼?
這本從那間小藥鋪來的書,不知有多少個年頭了,破破爛爛,看不真切上邊的字。況且這樣的古書應該是珍藏,所以連沈沐瑤也沒見過。
又是眯著眼瞧了半天,行吧,也不折騰了。學醫十餘載,研究研究,總能有法子的。清熱解毒的藥材多了去,哪些能互相綜合配對,哪些一起可能會抵消藥性甚至中毒,都是未知數。這配藥之事實在是難,要不然也不會只有這麼一點能參考的方子了。
白側耳?止血為主,不可;
羅望子?清熱解毒不錯,卻多用於解暑消食,也不可;
苦桔梗?宣肺化痰,利咽排膿……
不錯!
沈沐瑤忙提筆落字。
和苦桔梗相近的還有……
一味方子刷刷而出。銀花,薄荷,苦桔梗,連翹,竹葉,牛蒡子,生甘草,哦還有,若實在咳得厲害,再加兩味貝母,桑葉。
沈沐瑤展顏一笑。一方醫一症,漫長黑夜現在才到來……
當沈沐瑤第二天帶著新藥到廟裡時,村民們皆是一喜:“沈姑娘來了!”
“姑娘,就是吃了你的藥,我現在啊咽喉沒這麼巨痛了,口也不太乾了!”
“姑娘,我昨晚頭不疼,睡了個好覺!”
見有了大療效,沈沐瑤也是高興:“好,那就好。”
她不多說了,去將藥煎好。昨晚研究出了兩個方子,還有一個方子是神仙活命飲,是在原本的方子上改良出來的,廢了不少心思。
就在她熬藥間,又來了幾人。大家聽說這裡有能治病的藥,都陸陸續續趕了過來。沈沐瑤給大家分了藥,一點都不耽擱的安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