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311 章 公孫淵的背刺 (2 / 2)

“不瞞諸位,我這位友人是公孫淵手底下的暗探。之前我之所以能夠死裡逃生,多虧了他的幫助。”

裴潛心中其實也拿不準。然而,倘若訊息屬實,那麼他們必須儘快撤離。

“此事不能草率決定。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又給了公孫淵最高的封賞,他沒有理由要對我們不利。” 張彌顯然認為裴潛的訊息並不可靠。

“張太常,要不我們做兩手準備。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裴潛心中還是有大半相信高山的。高山作為遼東暗探,沒有理由在如此關頭給自己傳遞一個這樣的破壞雙方合作的訊息。

... ...

遼東太守府

“太守,暗探傳訊回來,說吳國帶的軍士在離沿岸不遠的位置駐紮。”

“而且這次他們使團的使官帶了近千人來覲見。並且沿路還佈置了人手。”

柳甫一邊同公孫淵稟報,一邊不解皺眉。

“太守,這吳國的使團是什麼意思?怎的一副隨時準備跑的模樣?”

一旁站著一整天未發表言論的任清趁機說道。

“難道說吳國知道魏國準備攻打遼東的訊息,準備一有情況就立即撤退?”

公孫淵聽了這話氣憤的拍著下方的坐榻。

“孫吳小兒,果然是一有危險就做拋棄盟友之舉。”

“我遼東本就與魏國比鄰,與東吳相距甚遠。孫權與我遼東結盟,我們可以幫他牽制魏國,他能給我們什麼?”

任清趕緊火上澆油:“太守英明,我在家時就聽說過,這吳國慣於捅刀之舉。”

“如今,魏軍大軍壓境。孫權這次又派了萬餘兵士來遼東。難保他不會再次上演十幾年前的麥城之事。趁機分一杯羹。”

柳甫在旁聽了任清的言論,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出來。仔細想想卻又不無可能。

反駁的話堵在口中,到底是沒說出口。

“好個東吳小兒!你不仁,別怪我不義。”

“老子不僅要他的金銀珠寶。還要把那吳國使臣的頭顱砍下來,送給曹叡,以解我遼東之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