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很多人開始起鬨起來。
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是,顧懷安早期的很多很不錯的作品,都是跟裴婧淑有關的。
像是《想見你》、《追光者》、《喜歡你》、《多遠都要在一起》、《心牆》……等等這些。
來前,因為他們還沒有複合嘛,很多人就覺得說,顧懷安可能不會唱這些歌曲,甚至有些避諱,當時還覺得有些可惜,因為刨除掉他們兩個現在的關係,只談作品,那些都是很適合現場,很不錯,很浪漫的作品。
不唱,可惜了。
但沒想到的是,顧懷安卻沒有避諱這些,這就讓他們還蠻驚喜的。
話說,這一點,其實從剛才他們就應該看出來了……
《思念是一種病》這首歌,不也跟裴婧淑有關嗎?
顧懷安,不也唱完了嗎?
這老6啊,總是懂他們喜歡什麼。
“接下來的這首歌,跟她有關,不過是一首新歌。”
樂團的成員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離開了,舞臺中央的升降臺上,一架鋼琴緩緩地升了上來。
這鋼琴的造型看上去多少有點兒浮誇,不過演唱會嘛,懂得都懂,顧懷安的服裝造型沒浮誇就不錯了,鋼琴浮誇就浮誇點兒吧。
“喔……”
“加油!”
現場的各種呼聲,仍舊不斷。
其實演唱會最大的魅力在於那些現場live的氛圍,尤其是“大合唱”,那會讓人很激動,雖說顧懷安唱新歌應該沒有“大合唱”環節,但他的新歌嘛,懂得都懂,總是那麼的令人期待。
最近網上不經常說嗎那些分手了之後的音樂才子出作品一首比一首絕,這個梗在顧懷安身上就得到了最佳的體現。
大家還真好奇,這剛上來就來的一首新歌,該是什麼樣的。
而也就在顧懷安坐到鋼琴前的座椅上的時候,一個歌名,出現在了他身後的大熒幕上:
“《如果可以》”
這個歌名,莫名的給人一種遐想的感覺,讓你忍不住會猜測,“如果可以”這四個字的後面會說什麼呢?
顧懷安剛才說這首歌跟裴婧淑有關,那麼跟她的故事裡的所謂“如果可以”,會是什麼?
是跟《擱淺》一樣的歉疚,還是跟《溫柔》一樣的回憶?
在這一刻,很多人浮想聯翩。
“咚……咚咚咚咚……”
而也就在所有人紛紛猜測的時候,一陣清脆的鋼琴聲音,透過這現場專業的音響裝置,準確的傳遍了每一個人的耳畔。
“喔……”
霎時間,有些人露出了驚豔的表情。
咱就是說,有些時候,這個前奏啊,它真的只需要一樣樂器,用最簡單的和絃,最絲滑的方式凸顯出來!
像是《晴天》,顧懷安僅僅用吉他撩動的幾個音符就能讓所有人為之讚歎!
也像是這首《如果可以》,鋼琴的聲音真的很清脆,你真的可以永遠相信顧懷安的前奏!
……
“你,在耳邊,悄悄……”
“烙下一句話,永遠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