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曆史上,朝廷所組織的邊地移民實在是數不勝數,儘管這一舉措十分消耗財力物力,可是朝廷裡面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多的反對聲音,原因很簡單,這是一件利遠遠大於弊的事情。
移民邊地除了能夠更好的減輕朝廷負擔,掌控邊地安全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減少內地的人口壓力,從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夠吃飽飯,換句話來說,盛世的基礎也就有了。
畢竟內地的土地就那麼多,特別是發展到了十八世紀以來,基本上能夠耕種的不能耕種的土地,幾乎都已經種上了莊稼,甚至百姓們為了能夠跟大自然要土地,還不惜大肆填埋湖泊開墾林地,目的就是為了多一些耕地,多收穫一些糧食。
這種做法並不能說錯,但是放在如今這個時代,卻多多少少顯得有些不合適,特別是在寧渝這種從後世來的人眼裡,這實在是有些吃力不討好,而且後患無窮。
對於寧渝而言,想要緩解人口壓力的最好辦法,並不是繼續壓榨內地的土地,而是往更遙遠的地方進行開闊,特別是像東北平原上的黑土地,可不是一般的肥沃,即便是在後世那也是華夏的大糧倉。
早一日把這個大糧倉開發出來,也能早一日收穫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百姓。
寧渝輕輕感嘆道:“若是將來能夠將這一千萬人全部都移民到東北,到時候我們不僅能夠在東北收穫至少一萬萬畝的土地,還能夠在東北輕輕鬆鬆拉出五十萬的持槍民兵出來,對於大楚來說,也就再也不用擔心東北的安全問題了。”
眾人點頭,大傢伙都知道眼下俄人在想辦法跟寧楚爭奪北方的控制權,儘管他們對於寧楚基本構不成任何威脅,可是將來呢?
若是能夠實行武裝農場計劃,到時候的東北在極限情況下,完全可以動員出兩百萬的人持槍民兵,到時候不要說俄人,無論什麼勢力來到東北,都不可能將東北奪走。
當然,眼下的寧楚還沒辦法做到,可是等到計劃日復一日的執行下去,那麼遲早有一天能夠得以實現。
在商定好了移民計劃之後,大臣們便要就此散去,而寧渝卻突然又想到了一件其他事情,讓李紱和黃茂德留了下來,並便派人將恩斯特還有工商部尚書寧忠海等人叫了來。
“恩斯特,南京的證券交易所計劃怎麼樣了?”
等到恩斯特一到,寧渝便立刻詢問了起來,他心裡對這件事情還是惦記了很久的,畢竟在眼下缺錢的時候,證券交易所能夠將民間的遊資吸引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手段,值得他去多加關注了。
恩斯特臉上帶著笑容:“回稟陛下,南京證券交易所基本上已經準備妥當,等陛下回南京後就可以正式開始,目前南京多家商行已經掛名,到時候他們的商行股票會進入正式流通,目前主要還是以記名股票為主。”
寧渝微微點了點頭,道:“嗯嗯,看來還是挺順利的,朕以為除了這些商行之外,也可以由朝廷組建一些官方的開發公司,所進行的開發專案也能放上去進行分紅。”
此話一出,卻是讓眾人大吃一驚,因為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可就不簡單了。
如果說,之前的證券交易所只是南方商會之間的資金調動玩法,那麼由朝廷組建的官方專案,則更多帶著一些要押寶的性質了——朝廷的能力自然是很大的,但是朝廷所開展的專案也不是個個都賺錢,如果沒有更加靈通的訊息和強大的資本,想要從中獲利卻是很困難。
可是,一旦壓中寶了,那獲得的利益也不是一般的大。
就比如寧楚眼下正在修建的滬寧鐵路,現在誰都看不到未來的前景,那麼如果朝廷把滬寧鐵路將來的運營權拿出來組建成為公司,到時候放在南京的證券交易所上面,就是一種押寶的性質——誰都沒辦法預估鐵路會產生的收益,因此誰也不明白它的投資價值究竟值多少,可是如果鐵路真的能夠產生巨量的收益,那不亞於一個聚寶盆。
恩斯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他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儘可能用民間的錢一起來辦大事,但是眼下如果貿然進行,只怕效果必會如皇帝所想——畢竟人都是一種十分短視的動物,長遠眼光永遠只存在極少數人身上。
“陛下,朝廷專案若是放上去,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我們很難給出預期的盈利——只怕現在還早了一些。”恩斯特決定實話實說。
寧渝微微一笑,他可是見識過前世股民的瘋狂,即便屢屢經歷了股災,韭菜們還不是一個勁地往裡衝?只要有成功的案例,那麼他們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恩斯特,朕的意思,並不是非要他們現在就加入進來,而是希望他們能夠透過眼下朝廷的專案,來了解這些地方所蘊藏的商機——就比如朝廷眼下的東北移民計劃,本身做好了也是一個能夠賺錢的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