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已經邁入十月中旬,黃瀚覺得有些煩躁。
因為下一個大計劃是徹底解決“華美風”的布料供應,使得“風牌”服裝鞋帽用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本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何其重要,黃瀚的目標是把“風”牌做大做強參與國際競爭,並且力爭能勝出。
挖人才、培養人才已經在做。
有了三十幾個學過服裝設計的大專、大學畢業生加入,“華美風”設計團隊的質量正在提高中。
有黃瀚的超前視角把握方向,“風牌”服裝、鞋帽、箱包的款式三十幾年內都不會落伍。
中國的紡織、縫紉女工如果是世界第二,估摸著沒有誰敢稱世界第一。
八十年代中國的紡織、縫紉女工月薪以美元計才幾十塊,比此時的東南亞薪資都低,“華美風”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
現在就缺最先進的面料生產線,黃瀚決定產業升級從紡紗開始。
秦淑潔以前是一家頗有實力的美國貿易公司的業務骨幹,這家公司紡織品的業務量很大,實地考察廠家是工作重點之一。
廠家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當然會展示最先進的裝置,把自己的經營理念吹上天。
歐美東南亞的知名的代工廠,秦淑潔或者公司裡的其他骨幹都跑過,並且梳理過。
哪家廠子的裝置先進,工作效率高,哪個型號的紡織機械價效比高,秦淑潔要得出結論輕而易舉。
秦淑潔自立門戶後,不僅僅招募了幾十個員工,曾經就職的那家公司裡,也有七八個業務員跳槽過來了。
聯絡洽談價效比高的先進裝置很重要,黃瀚放心大膽把這件事交給秦淑潔。
本來黃瀚就相信秦淑潔的能力,現如今的秦淑潔已經有了自己的團隊,只要有足夠的美金,買到最先進的裝置不成問題。
這裡有個關鍵點,此時的中國跟美國正是蜜月期,除了軍工產品、高科技產品,其他產品的管控鬆了許多。
紡織、紡紗機械不是多麼了不起的高新技術,屬於民用裝置大路貨,而且絕大多數是德國或者日本生產,管控基本上沒有。
民用裝置只要跟相關企業籤買賣協議即可,用不著美國商務部的批准。
原本三水縣的輕工業就很發達,大大小小的國營、縣辦大集體、鎮辦集體性質的紗廠、織布廠、服裝廠、鞋帽廠有二三十家。
早日進口裝置整合這些廠子,就不會演變成原本軌跡的相繼倒閉無一倖免。
這句話不表示後世的三水縣沒了服裝、紡織業,而是公有制的廠子都倒閉了,誕生了不少私營企業。
只不過私企絕大多數是小打小鬧沒有了規模優勢,沒有自己的品牌,靠代工生存。
前車之鑑,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黃瀚還需要當今世界最好的裝置生產高檔面料、先進面料,去爭奪高檔服裝市場。
這就必須使用從股市撤下的美金。
服裝不能只做一個品牌,“風牌”已經有了定位,面對中等消費群體,而且已經形成了規模有了口碑。
國人總是崇洋媚外的,八九十年代有太多做得風生水起的“洋品牌”其實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比如說某個號稱來自法國的大品牌,香榭麗舍大道上根本瞧不見它的店、它的標誌。
不管是什麼情況,人家的運作是成功的,只不過沒有做到細緻罷了。
已經賺到了暴利,幹嘛不乾脆在香榭麗舍大道上買個店?
哪怕貼錢也要弄出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樣子。
這樣做了,豈不是弄假成真了?服裝是不是能夠在巴黎賣得出去,這個重要嗎?
況且還可以用給回扣的方式讓導遊把來自國內的旅遊團往這家店帶,讓國人巴巴的跑到法國把出口歐洲的衣服再買回去。
這不是講笑話,其實大多數中國遊客就是這麼幹了。
但是效果截然不同,咱們中國人也愛吹牛逼,去法國這個牌子的專賣店裡買了國產貨根本沒有吃虧上當的覺悟。
回國後肯定大吹牛逼,大談這個牌子在法國多麼熱銷,根本不管其實大多數是中國人在買。
國人一聽,這個牌子都在香榭麗舍大街熱賣了,肯定是高大上啊!品牌效應帶來的效益肯定對得起在法國改頭換面花掉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