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瀚已經選定了第二家連鎖店的所在城市。
他認為揚州是個好地方,在那裡擁有一個一二百平方米的“新風服裝店”值得期待!
明年春天就讓玉兒去找合適的房子。
老話說過了中秋,年就快了,不知不覺中時光齒輪進入一九八三年。
太州的“新風服裝店”試營業五天後在元旦這一天正式開張,店裡僱傭的五個營業員都是來自三水縣劉莊鎮。
店長是從總店調去的,玉兒負責兩家店,可以兩頭跑,服裝店的樓上都有倉庫和宿舍,玉兒都給自己留了床鋪。
農村姑娘進城打工並不在意離家究竟是十五里還是五十里,反正都不可能天天回家,只要能夠解決吃住就沒問題。
這也是黃瀚堅持要翻建成樓房的原因之一,不能解決住宿問題,就得僱傭當地人,不方便玉兒的管理。
人都欺生,店裡的四五個營業員都是本地的,那會服初來乍到的店長?用本地人當店長,說不定玉兒就有可能被架空。
曾國藩的湘軍為什麼能打?鄉土觀念其實是很重要的!
在小地方發展跟在大城市截然不同,此時小地方的人排外意識很嚴重。
黃瀚發展的思路是先培養親人、身邊人,再發展家鄉人,到了一定規模,手上有了一批可用之人時,才會不拘一格招募員工。
新店開張大吉,日營業額創造了突破一千塊錢的記錄,樂得玉兒手舞足蹈。
黃瀚叮囑玉兒,不管生意好壞,都要堅定不移走精品路線,“新風服裝店”的衣服可以貴,不可以有任何質量問題,堅決執行三天內無理由退貨。
玉兒崇拜黃瀚,當然是言聽計從,況且她已經摸清門道,同樣認為好貨不愁銷路,做生意完全靠廉價只會越做檔次越低。
元旦過後,黃道舟很意外地接到了縣委打來的電話,不是沈建華找黃道舟,而是檔案局局長秦淑珍請他來辦公室一趟。
原來是沈曉蓉二叔終於等到了一個離西湖直線距離不超過三里的院子,建築面積二百多平方米也是個二層小樓,但是院落有二百平方左右。
沈建國跟人家談了價錢,最後的底價是房主淨得兩萬二千塊。
沈建國看過這個院子,在電話裡告訴嫂子,如果自己有兩三萬塊,肯定毫不猶豫買下這個稀缺的徽派院落。
因此秦淑珍連忙通知黃道舟來辦公室當面問問。
黃道舟這段時間聽黃瀚說得最多的就是買房子,耳朵裡都快聽出繭子了。
他至今都記得總是波瀾不驚的兒子見到他拿回家兩本滬城房產證時的驚喜表情。
當時黃瀚就說了,保住滬城的這兩處房子,就足以讓一大家子吃喝不愁富足一輩子。
黃瀚真不是說瞎話,這兩處房產在二零二零年至少價值七八千萬,甚至於是一個億往上。
見秦淑珍問自己拿得出兩萬多塊錢嗎?是不是真決定了在杭城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