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裹挾著太陽系繼續在流浪。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奇特的生命。
地球人類這才知道,原來他們一直尋找不到其它智慧生命,不是因為這個宇宙中沒有其它的智慧生命。
而是他們之前一直所在的地方,與有生命的宇宙隔離開了。
不過,這些智慧生命,大抵並不友好。
地球之所以能夠一路安然無恙,還是因為之前那個遇到似佛似道的傢伙,給予他們的啟發。
一旦遇到了其它生命靠近,就開始釋放新垣的波動。
這波動一釋放出來,原本那些想要靠近的生命,就自動避讓開了。
這也讓人類更加好奇起了這個宇宙的構成,想要知道這個宇宙到底是以一種什麼樣的規律在運轉。
因為有了需求,所有有了供給。
宇宙關係學應運而生。
隨著太陽系在宇宙之中,流浪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觸的生命越來越多,他們描繪的宇宙關係學圖譜也就相應的更加完善。
不過,他們對於宇宙關係的描述。
大抵上類似於一種農場的雞,透過給農場主做記錄,確定宇宙規律就是每天中午會投食一樣。
既不全面,也不科學,甚至有點荒謬。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區塊資訊的破解,有了較為長足的進步。
投放出去的量子,雖然絕大部分都已經失聯了,但是還是有極少數,獲得了較為完整的資訊。
宇宙每個區塊的編碼,並不是線性的。
也就是說,不是從0X00000001到0X00000002這種,沒有明顯的規律,統一的命名法則當然也沒有了。
不過好在,不管每一個區塊裡的物理法則有哪種變化,數學規則卻依舊在通行。
也就是說,能夠用足夠多的數字和公式,描繪出一個區塊的具體座標,有了具體座標就說明可以用某種方法進行穿越,進入這些區塊內。
只不過,這個方法目前還在探索中。
量子之所以能夠輕鬆的穿越,是因為它是一種十分微小的粒子。
雖然說宏觀和微觀並不是完全割裂的,完全適用兩種法則。
但是,讓量子穿越區塊,就像是把一隻白斬雞放入冰箱,而讓一個人穿過區塊,大抵上就相當於把大象塞入冰箱了。
而將地球,乃至是太陽系,利用這種規則穿越區塊,就像是把真的地球和太陽系,塞入到地球上一個冰箱裡一樣。
有難度,看上去也不可能。
但是,睿智的科學家們,卻並沒有完全否定這種可能。
因為,他們已經用量子探測其它的區塊,發現了在不同的區塊之間,基本的物理法則,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這種變化,甚至比所謂的普朗克常數的變化還要來的嚴重。
在地球上,曾經有個科幻作者,寫過一篇時間移民的。
裡面的概念就是現在的世界,是在跳動的利用普朗克的頻率,大概只佔了六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地球上的人類實在是太多了。
完全可以將他們的頻率調整,讓剩下的那空餘的六分之五的頻率裡,也住滿人。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想要真的擁有相當於六倍的生存空間,首先就要解決理論問題。
而現在,如何將太陽系裝入冰箱,需要解決的也是理論問題。
雖然地球上的知識,現在能夠透過知識藥劑來傳播。
但是,思考問題卻沒有解題藥丸,依舊只能以人腦為主,計算機為輔。
而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