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天蟲great兄弟投的一張月票,小白跪謝!)
“父親大人,呼喚世民所為何事?”前往太守府見到身材高大李淵,李世民當即恭恭敬敬地拱手。
“嗯……”李淵看了看旁邊的主簿等人,不動聲色。
“咳咳……你們先退下吧。”李世民會意,輕咳一聲道。
“遵命!”
“父親大人,怎麼樣了?”李世民突然變成一副當事人的模樣,與起初打招呼的懵懂樣子判若兩人。
“世民啊,陸家那邊給了點回信,與我們基本達成一致。”李淵說完,不由自主地撫須微笑。
“哦?”李世民兩眼放光,眼中異樣的神采閃爍不定。
“你看看。”李淵看了一眼李世民,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交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開啟,看了一眼,之後大笑:“好!父親,既然如此,我等就多派些手下前往建業掌握動靜,剩下的就是靜待時機了!”
“嗯,哈哈哈!”李淵仰天大笑,“為父這幾年,可不只是經商這麼簡單啊,到了關鍵時刻,你會發現為父的用心的。”
“嗯……”李世民點點頭,突然攥緊了拳頭,視線盯著建業方向,目光無比凌厲,“徐珪,這怪不得我呀!”
……
“阿嚏!阿嚏!阿嚏!”突然徐珪連續打了三個噴嚏,揉了揉鼻子,“難道有美女在唸叨朕?”
“陛下注意龍體!”湯隆說了一聲,便繼續埋頭打造一個環形的金屬物體,“砰砰砰”的聲音迴盪在耳邊,四濺的火花分外絢爛。
“沒事,呵呵……”徐珪看著湯隆打造的東西道,“這馬鐙你要打成一副,兩個為一對,總計5000副,一月內可以完工嗎?”
“陛下沒問題!”湯隆笑了笑,“這玩意簡單得很,不過陛下我真的佩服你,我雖然是個粗人,也不會騎馬打仗,但是一看我也知道這雙馬鐙的好處,有了它,騎兵的戰鬥力直線飆升!”
“是呀,哈哈!”徐珪大笑一聲,“那你忙吧,朕就先走了。”
“陛下慢走!”湯隆行禮,目送徐珪離開,便繼續自己手中的工作。
“哈哈!如果朕沒猜錯的話,下一個作戰目標應該不是荊州,就是冀州或幷州,那兒土地頗為平曠,朕的秘密騎兵部隊可以派上用場了!”離開了軍營兵器監,徐珪得意地大笑,為自己的“創意”大喜。
馬鐙,其實是決定騎兵戰鬥力最重要的工具,比起個人的戰鬥技巧,馬鐙重要了不知多少倍。
春秋戰國秦朝的時候,騎兵較少,當時也有馬鐙,但多是布馬鐙,而且是單邊的,主要是為了上馬方便……至於戰鬥,則對騎兵要求極高,一邊控制著戰馬,一邊還要防禦與進攻……所以,當時流行的不是騎兵,而是戰車。
到了西漢,冶鐵技術有了進步,才開始出現金屬製成的馬鐙,比起布馬鐙來說堅硬了不少,固定性也強了很多倍,所以騎兵開始漸漸取代戰車。
但是儘管如此,對於騎兵的要求依舊較高,因為即便固定了一邊,但另一邊卻依舊懸空,整個人的重心依舊搖擺不定,所以還是需要手挽韁繩,防止落馬,這也是很多人不會騎馬的重要原因。
然而落馬事件依舊不鮮,尤其是在陡峭的地形或者在激烈的戰鬥中,只要馬匹的動作過大,騎兵多半會摔落馬下,至於後果,可想而知。
雙馬鐙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騎兵與馬融為一體,解放手的束縛,使騎兵像人馬那樣,揮動雙手進行殺敵,雖然只是多了一個馬鐙,由單邊改成雙邊,但是這個歷程,卻經歷了大概四百多年,南北朝時才發現雙馬鐙的使用案例……
徐珪其實早就想出了這個點子了,但是一直沒有使用,主要是利弊問題,因為當時自己沒多少騎兵,不靠騎兵衝陣,即便用了雙馬鐙也沒多大作用;而用了雙馬鐙,這和將設計方法送給敵人沒有區別,簡單的設計一看便會,反而壞處更多。
現在就不同了,自己有過萬的戰馬,有充足的精兵,有專業的指揮,有了雙馬鐙直接如虎添翼,就像裝備了高科技的部隊,完全就是秘密武器。
“趁著高興,來一波召喚吧!”徐珪走在半路,突然停下,進入腦海中,“小三國。”
“主公何事?”
“我要召喚一波。”
“主公,你當前沒有能力點。”
“哦?我怎麼沒有能力點了?”
“主公,上次你為了兌換寶船幾乎傾家蕩產了,你忘了嗎?”
“……好像是這麼個回事,那麼我有哪些資源給我看看吧。”徐珪尷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