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齊國最重訓練其中以技擊騎士為最,分能力敵合則佈陣,技擊騎士個個弓馬嫻熟,能征善戰。
荀子說:“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錙金。”“技擊”即武藝,齊國計程車卒個人技藝很高。但齊國的技擊之士,不如魏的“武卒”。魏國的武卒,能“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而魏國的武卒還抵不住秦國的“銳士”。
“夫秦卒之與山東之卒也,猶孟賁之與怯夫也。以重力相壓,猶烏獲之與嬰兒也。”秦國勇猛頑強、天下無雙的銳士,是經過更加“酷烈”的方式訓練出來的。
五、大漢騎兵精銳——幽州突騎
幽州突騎大概是在漢朝興起的,漢朝和匈奴進行了長期的戰爭,為了能和匈奴騎兵抗衡,漢朝也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在這樣的背景下,處於北方邊防地區的幽州,也在戰爭的錘鍊當中,鍛煉出了一支精銳的騎兵突騎。
突騎為漢光武帝劉秀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秀最初到達河北地區時,兵微將寡,敵不過王朗等地方割據勢力。耿況等人聯絡彭寵,調集了漁陽、上谷四千突騎支援劉秀。
鉅鹿城下一戰,劉秀與王朗部將倪宏、劉奉等統帥的數萬人交戰,一開始處於不利境地,況危急,景丹統率突騎猛衝,反敗為勝,王朗軍大敗。看到突騎的善戰,身經百戰的劉秀也不得感嘆嘆:“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見其戰,樂可言邪?”
以後吳漢又為劉秀調集了幽州十郡突騎。此時天下陷於混戰,僅僅在河北地區,就有銅馬、高湖、重連等武裝勢力,眾至百萬。但是在以突騎為主力的漢軍橫掃下,紛紛被擊破。
劉秀在順水北一戰中,乘勝輕進,陷入重圍,幸虧突騎死戰,又得突騎士王豐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了劉秀。劉秀才得以突圍。幽州突騎因為這些功績,名揚天下。
後來中國曆代的騎兵中,都有突騎的名號,這裡的突騎,是精銳騎兵部隊的代號,而已經不是特指幽州突騎。
六、東晉門閥的僱傭兵——北府兵
《晉書·劉牢之傳》:“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
《資質通鑑》:“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東晉大門閥謝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駐軍的精銳整合,組建了一支拱衛京師、足以對抗北方騎兵、間接聽命於大門閥的軍隊——北府兵。
謝家對於北府兵的整合,對自己的家族、東晉政治、乃至中國政局都產生很大影響。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符堅宣稱:“以我百萬大軍,即使將馬鞭扔到長江中,也足以讓長江斷流。”
謝玄派譴劉牢之率5000北府軍精銳奔襲洛澗,大破前秦軍5萬,殺敵15000,北府兵初戰告捷。淝水決戰,謝玄的8000北府騎兵趁符堅軍隊後撤,過淝水猛攻前秦軍陣,前秦軍頃刻崩潰,符堅的弟弟苻融戰死,符堅本人中箭,落荒逃走。
淝水一戰,8000北府兵大破秦軍主力,歷史記載:殺散、殲滅前秦軍70萬人!符堅的王朝也因此崩潰。
後來,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隨劉裕殺到建康稱帝,北府兵影響了中國幾十年。
雖然嚴格意義上講“北府兵”有幾個時期,但總的來說,從謝家整合開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的著名將領如劉牢之、劉裕等人也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哪個門閥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漢人政權。
北府兵從謝玄整合開始,就成了大門閥的僱傭兵,東晉朝廷對它的指揮都不靈。
北府兵的入選是因為他同時具備強大戰鬥力和對政局的強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