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來說,捕奴團的人,來到這裡,看到燈光,心裡應該會放鬆下來。
燈光意味著兩件事,一是留在原地的馬匹沒出事兒,他們馬上就可以騎著馬,帶上這些路都走不穩的拾荒者,快速趕回山寨。
同時也說明,火焰營地的人,沒有發現這裡。
自己是安全的。
一旦有了這兩種想法,他們心裡緊繃著的弦,就會鬆懈下來。
那便是唐文出手偷襲的最好時機。
他看好位置,三兩下爬上一棵歪脖子樹,借樹幹遮掩身形,潛伏下來。
時間漸漸流逝。
忽然,樹上的唐文睜開眼。
遠處,一群黑壓壓的身影正在靠近,人頭攢動,差不多有百十號人。
唐文打起精神,認真觀察。
走在中間的顯然是拾荒者,他們嘴巴被勒住,綁住的雙手,又被一根長繩串聯在一起。
想要跑,除非一排人極有默契的同時朝一個方向跑。
否則東奔西跑,只能滾成一團。
唐文率先盯住,前頭開路的兩人。
這兩人手中,一人拿長槍,一人拿著刀和盾。
其餘六人,分散在後方、左側、右側。
這八人把百十名拾荒者圍住,牽羊似的,牽著繩子走得穩穩當當。
從腳下步伐來看,前面左側那人,步伐穩健有力,行走之間幾乎不留痕跡,顯然是有高明的步法在身。
他必然是一位武師。
另一位武師,被人群所阻擋,在後方壓陣。
唐文盯著他看了幾眼,對方沒有反應。
這讓唐文心中有了判斷,武師之間也有強弱,但對方感知不強,實力也強不到哪裡去。
算算時間,將軍應該快趕到了。
自己也摸清了敵人的虛實。
此時不出手,還等什麼?
他伸手摸出三顆光滑橢圓形鵝卵石,扣在手中。
經過多次實驗,這種形狀的鵝卵石不但堅硬,投出去之後,飛行速度也是最快。
萬一被兵器等硬物阻擋,會崩成足夠多的碎片。
能形成充足的殺傷力。
敵人越走越近。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先殺前排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