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這種人很值得尊敬,我收回我剛才的話。”孟慶簫肅然起敬,“你還是迴歸主題吧,為什麼要讓我當王?”
“因為你就是天選之人。”
“這套封建迷信就別拿來糊弄我了,普通百姓或許會信,你覺得我會信嗎?”孟慶簫不屑地道,“誰是天,誰有資格稱天?”
“呵呵,你且聽我說完。”
“在我們遺忘之地有一本古書,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更新,它叫《光輪紀事》,在300萬光輪之前,你會來這裡的事情就已經被記在了上面。”
“我靠,真的假的?”
“原文是這樣,你看看能不能對得上:千巡之後,將有天選之人降臨,乃我人族祖地聖人之後,若奉其為主,可帶領我族返回祖地。”
“完了?”
“完了。”
“就這一句啊,這能說明什麼!”
“這是史書,不是傳記,再說古人記事本就是言簡意賅的。”
孟慶簫的內心還是相當震撼的,對於算卦那一套,他從來也不相信,當然了,周易八卦他是奉為經典的,但並非指卜算方面,而是對於這本書本身所傳播的思想。
孟慶簫想了想問道:“從你上面講的故事可以看出,你們確實是地球人,而且是徐福後人。”
“徐福的事蹟即使是現在也是非常有名的,現在的史學界對於徐福的去向有兩個猜想,一是認為他們失蹤了,最終喪命於大海,另一個說法是認為他們抵達了海外的某處小島定居了,真沒想到,你們竟然來到了這裡。”
“那麼多年來,難道只有我一個人來到這裡嗎,我是說除了你們之外。”
“當然不是,後世還是經常會有人被傳送進這裡的,但是符合天選之人條件的,只有你一人而已。”
“你們怎麼就能確認我是聖人之後?”
“我不能確認,我也沒有這個本事,但是景工可以確認,他老人家的話是沒有人會懷疑的。”
“說到這裡,敢問你的真實姓名是?”
孟慶簫也不再隱瞞,開口道:“我叫孟慶簫。”
“你的先祖有人是聖人嗎?”
孟慶簫點頭說道:“有的,就是孟子,本名孟軻,戰國時期的人物,如果你們有史書的話,應該是知道這個人物的,因為他比你們的先祖離開祖地,還要早出生至少幾十年,他與孔子齊名,後世被稱為孔孟二聖。”
“呵呵,這不就對上了嘛,古人誠不欺我。”
孟慶簫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真有人能夠算那麼準?”
“易理之學,繁奧精深,本非我這種平庸之士可以妄言,然景工神算,從未出錯,我對此是深信不疑的。”
孟慶簫表態道:“稱不稱王我沒什麼興趣,但是我的目標確實是返回家鄉,如果必須稱王才可以返回家鄉的話,那我也不介意做你們的王。”
趙哲讚賞道:“你有沒有想過,正是你的這種心態,才使得你有了成為王的可能性。”
“什麼意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無論是誰都躲不過一個利字,哪怕是再無慾無求的人,他也需要穿衣吃飯,只要他有生活需求,那麼他就一定有利益訴求。”
孟慶簫無奈地道:“你這長篇大論的習慣得改一改,指望你一句話講明白還真是困難。”
“呵呵,利不一定是指錢財,還可以指權利和神功,甚至也可以指對於未知的嚮往。”
“唉!”孟慶簫徹底被這個的傢伙打敗了。
“讓你稱王,符合所有人的利益,這麼說你聽懂了嗎?”
“我稱王怎麼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了,你能不能就把我當三歲小孩來看待,你對三歲小孩也是這麼解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