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猛獸軍團組建之初,孟慶簫就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兩個猛獸軍團互相比拼,在那種混亂且慘烈的環境下,如何區分眼前的那頭猛獸是不是自己戰友的呢,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讓自己猛獸分得清敵我?
萬一出現誤傷情況怎麼辦?
即使是人和人之間還存在臉盲呢,不同的軍隊打仗也要透過服裝來區分敵我,那麼多猛獸在一起混戰,怎麼可能分得出敵我。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且他不得不考慮。
孟慶簫嘗試了各種方法,那時候紅髮孟予馨還沒有自殺,也幫著一起研究。
動物們分割槽分敵我主要是依靠物種,顏色和氣味,不同的物種之間是很難交朋友的,除非它們在食物方面有合作關係。
比如犀牛和牛椋鳥,尼羅河鱷和牙籤鳥。
海里也有,比如海葵和小丑魚,僧帽水母和雙鰭鯧。
但是這種共棲關係卻不適合他們。
所以最簡單的區分方法還是要按物種來分類,讓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在一起,植食動物和植食動物在一起。
然後肉食動物之間再做一些細分,讓狼和狼在一起,獅子和獅子在一起,這些都是按族群合作的,它們很容易就能整合到一起。
還有一些獨行客,比方說老虎,豹子和熊,則按力量和速度整合在一起,儘量做到讓它們誰也打不過誰,同時讓跑得快的在一起,跑得慢的在一起,再透過長期的磨合和訓練,讓它們不再仇視彼此,同時熟悉對方的氣味。
一開始的時候,猛獸軍團的組建是雜亂無章的,大家都是根據個人的好惡來選擇猛獸,但是後來大家就發現這樣不行。
想要組建一個猛獸軍團,那麼動物也得和人一樣,也必須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所以才出現了我們前面所說的野牛營,野狼營和雄獅營之類的猛獸營。
過程是曲折的,但結局是美好的,在經過不斷的整合中,猛獸軍團才逐漸形成了後來的大和諧。
解決了動物和動物之間的和諧關係,還有猛獸和戰士之間的和諧關係。
畢竟他們的坐騎大部分猛獸都是野外未經馴化的猛獸,二代落紅只能保證這些猛獸不咬自己的主人,但是無法保證它們不咬其他的戰友。
在紅髮孟予馨的幫助下,他們也找到解決方案,首先還是要依靠氣味,因為動物的嗅覺比人類要強很多,比如說熊類,它們的視力和聽覺都已經嚴重退化,嗅覺卻比人類靈敏數倍。
其次是依靠後天的訓練,故意讓其他戰士在某一頭野獸身邊晃悠,去挑戰它的耐性,它敢發怒就狠狠揍它一頓,每發怒一次就揍一次,然後再輔助食物的獎勵,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讓它們形成條件反射,深刻認識到主人身邊的人是不能傷害的,同時如果保護了主人的朋友,還能得到獎勵。
最後是人對猛獸的分辨。
大部分戰士的坐騎都非常高大,他們騎在坐騎身上的時候,他對面的戰友是看不到他的,這個時候就只能透過對方的坐騎來區分敵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被迫為所有的坐騎染上了顏色,當然不是全身都染,他們也沒有那麼多塗料,只染脖子下面那一塊,畫一個人類在5米範圍內能夠看清的太極圖案在上面。
孟慶簫他們解決這些難題,可是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即使是在異界軍團進入他們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都還沒有徹底解決,直到現在他們都還在不停地最佳化中。
孟慶簫是不相信他們即將要對付的這個猛獸軍團,能夠那麼快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他對眼前這一戰有足夠的信心,而且他根本就沒有派出所有隊伍參戰。
因為他的隊伍實在是太龐大了,而敵人只有2000人。
孟慶簫早就注意到了,異界軍團習慣組建2000人規模的隊伍。
孟慶簫認為這是一個訊號,如果己方的隊伍過於龐大,極有可能會受到對方遠端導彈的大規模毀滅性打擊。
他也必須要分隊,在出戰前就要分好隊,而且要打散原來的軍團建制,真正地按照動物的物種來分隊。
2個羚羊營、9個野狼營和3雄獅營這種速度快的營在孟慶簫請示完保爾·柯察金,從他那裡獲得了離開許可後就已經提前離開了,以極快的速度消失在了茫茫大草原之中,和他們一起離開的還有張穎的技術組全部成員。
孟慶簫是這麼安排的他們的職責,9個野狼營全部充當偵察兵,由嶽祖澤總控,負責幫張穎偵察敵情和傳遞訊息,2個雄獅營由趙旭晨率領,專門負責技術組的安全,兩個羚羊營則由張穎親自指揮。
嶽祖澤的坐騎是一頭白狼王,作為前總司令的兒子,他與閔克用一樣十分重視軍團的紀律性,只不過閔克用最終還是受到了鮑桐的影響,他自己沒有選擇更有組織性的狼或者獅子,而嶽祖澤則要嚴謹得多,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狼王,他認為這樣更方便指揮戰鬥。
趙旭晨的坐騎其實是一頭獵豹,但是軍團中師長一級的幹部裡沒有人使用獅子作為坐騎,所以只好由獵豹帶領群獅。
像猛虎、豹子、猞猁、藏獒這類不合群或者是沒有族群但是速度也很快的肉食獨行俠,是第二批走的,它們勉強整合出了5個營,由玉汝成和李小果率領著離開了。
然後是比較厲害的雜食動物,野豬營加起來也有差不多5個營,由韓有為帶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