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秦:每天都在等始皇駕崩> 第41章:秦三世王子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章:秦三世王子嬰 (2 / 2)

“我來到三川郡之後,翻閱了不少文書,見三川郡糧產遠超其他各地,難道是因為毛驢?還是因為先生所發明的耕犁?”

江夏趕緊擺擺手,“首先,耕犁是墨家相里安發明的。”

別人的功勞,他不能要,不然的話,豈不是打擊搞發明創造人員的積極性?

“毛驢這個東西,只能提高效率,釋放大批的勞動力去做其他的工作,要想讓糧產提高,當然還要提高百姓的積極性。”

“提高積極性?”道理子嬰都懂,但要怎麼提高百姓的積極性?

如今大秦也鼓勵百姓開墾荒田,每畝田徵收芻三石,稿二石,多種出來的,就是百姓自己的,這還不夠嗎?

“三川降低了田租和芻稿,同時開墾的荒田,三年內不需要交稅。”

子嬰:???

降低了田租、芻稿反而增加了糧產?

這是什麼道理?

“雖然降低了田租、芻稿,但需求並沒有減少,所以就需要花錢去買糧食和秸稈這些東西。”

“同樣的東西,以前是用來交租的,現在是用來賺錢的,郡守覺得百姓會不會努力提高自己的產量?”

“不巧,墨家弟子做出了不少耕田農具,價格又不貴,又省力,為什麼不買一個回去開墾更多荒田呢?”

子嬰瞬間茅塞頓開。

這就是三川郡糧產如此多的原因?!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確定不要重複徵稅,讓百姓踏實,他們辛辛苦苦一年種出來的糧食,不會被莫名其妙的苛捐雜稅收走。”

收稅,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

收的多了,國庫充盈,但百姓壓力過大,說不定就要鬧事。

收的少了,國庫沒錢,很多專案就幹不成,像什麼水利、長城、造船之類的,哪一樣不要花錢?

找準這個平衡點,非常重要。

江夏不懂,但……

蕭何懂。

江夏只是提出一個大致的想法,蕭何就能制定一個極其完美的方案出來。

“子嬰受教了!三川能有先生,確實是三川百姓之福啊!”

子嬰感慨一句,馬上又問道,“各種律法、規定,我尚且沒來得及仔細研讀一番。不過,我看三川郡的卷宗,全都是一種潔白如雪的紙張所記載。”

“我問了三川郡其他官吏,這紙張似乎全都出自陽武,造價也不甚昂貴,可是真的?”

江夏點點頭。

紙,其實這個年代已經有了,只不過質地粗糙、數量稀少,價格昂貴,所以很少有人會用。

大家普遍知道的東漢蔡倫是改造了紙,讓紙變得價格低廉,普及了起來。

而江夏所做,只是讓蔡侯紙提前了幾百年而已。

只能說,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一切皆有可能!

“此紙,我命名為相里紙,乃是墨家後人相里安改良。相里紙造價低廉,現在已經在三川郡普及,我也命人將大量書籍謄抄到相里紙上,放在圖書館供所有人翻閱。”

“所有人?!”子嬰一愣,三川郡的卷宗中倒是有記錄,三川郡圖書館,藏書兩千餘種。

沒想到,圖書館居然是所有人都可以進去看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