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給張良介紹了一下,“這位是公子胡亥,這位是公主。”
張良頓時垂下眼眸,對著胡亥和嬴陰嫚躬身一禮,“在下週不疑,見過公子,見過公主。”
說著,張良從袖子裡掏出捲成一筒的紙,抬手遞給江夏,“今日前來是將科舉題目送來給先生過目。”
江夏伸手接過,展開看了一眼。
大概就是談一談生財有道的看法,對匈奴、百越的看法、如何治理,若是遇到大旱之類的如何解決,還有幾道律法問題。
與他想象中的科舉題目截然不同,沒有拽文,沒有一時半會都找不到出處的“名言警句”,反而十分的務實。
江夏眼中全是滿意之色,果然不愧是張良,比曹參、子嬰等人出的題目要合自己心意多了。
“不錯。”江夏將出好的試題遞給胡亥,“此時大秦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我們需要的多是務實人才,所以科舉的題目也以此為主。等日後天下穩定,就可以適度調整出題的方向。”
胡亥接過張良寫好的題目,不屑的撇撇嘴,根本沒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直接把題目遞給嬴陰嫚。
隨即,胡亥又將頭探到江夏身邊,“我看看相里安出的題目。”
“雞兔同籠,這是我出的。”江夏指著最開始的題目。
說來慚愧,十年寒窗苦讀,江夏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居然只有雞兔同籠和水池問題。
正好,今年一道,明年一道。
其他的幾道題目都是相里安等墨家弟子商討出來的,其中參考了不少他最近這段時間給墨家講課時候提到的基礎問題。
題目眾多,有簡單有難,其中也有一些類似於怎麼測量一個圓球的直徑之類,以現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有人回答出來的題目。
胡亥越看臉色就越白,他跟著江夏學習了這麼長時間,居然……
大多數都不會!
“先生,這些格物題目會不會有點太難了?”胡亥指著其中的幾道題目,“太陽為何東昇西落,月食是怎麼產生的……還有這個,怎麼最省力的搬動一塊巨石,真的有人能答的出來嗎?”
江夏笑道,“公子要這麼想,你不會,是不是天下大多數學子也都不會?”
“嗯,應該是這樣吧?”胡亥也不是很確定,他知道自己學習成績一般般,但要仔細想想,這些題目自己都不會,天下還有多少人能會?
“到時候,我們將每個人的分數從高到低公佈出去,排一個名次,你差不要緊,還有更多差生啊!只要名次靠前不也能錄取?”
胡亥點點頭,好像是這麼個道理,看的又不是分數,而是排名。
“這樣錄取的就是綜合類的人才,讓郡守來安排他們的職位,或者直接交給陛下調入咸陽也沒問題。”
江夏指著剛剛胡亥提出的幾個問題,嘴角猛地揚起,“如果這些問題真的有人能答得出來,那就是特殊人才!當招入研究院,跟著相里安等人搞研究。”
這,就是偏科人才。
綜合實力或許不行,但只要有一門特別厲害,也一樣前途無量!
政哥想要什麼人才不重要。
他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