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覺得今天朝上那府少尹劉浪如何?”
垂拱殿外去往集英殿的主路之上,此時雖已入冬,可依舊花紅樹綠,一副生機盎然景象。
身穿龍袍的皇帝身後跟著一位持拂塵的年長道人。能被皇帝稱為‘先生’的人,整個大宋天下都不多,這道人算一個。
聽到聖上問詢,道人略作思索,然後緩緩說道:“的確是個可造之材。”
“能得先生讚許的人可不多啊,足以看來這劉浪能力確實出眾。”皇帝趙恆臉上滿是讚許之色,往前走了幾步,腳下速度越來越慢,直到最終停了下來,突然說道:“先生覺得,此人是否堪當少府一職?”
妙策先生隨之停下, 面上始終是古井無波的模樣,似乎凡事都在他預料之內。
“稟聖上,臣覺得有些不妥,此人畢竟為官時間尚短,如此大力升任,只怕反而會讓他心生驕意,而且滿朝文武恐怕也會不服。”
趙恆笑了笑:“這些我也想過,所以也並未打算現在就給他升任,還是在少尹的位置再磨礪磨礪。”
妙策先生跟著微微一笑,略微低身行禮:“聖上英明。”
“先生和朕就不用這般拘於禮節了,先皇在世時,先生為大宋鞠躬盡瘁,出謀劃策,如今朕繼大統,雖是快到而立之年的年紀,卻對一國之事仍心有餘而力不足,還要多請教先生。”
“為君分憂,實屬微臣本分,看得出來,今日早朝之後,聖上有些煩憂?”
趙恆扯了扯寬大衣袖,嘆氣道:“唉,如何能不憂心啊,剛將北方戰事停息,外患未除,內憂又起,父皇當政時,所謂青黃之爭還沒那麼激烈,畢竟父皇的手段在那裡,沒人真拿自己腦袋不當回事,父皇一走,這平衡就破了,你看今日朝上那劍拔弩張之勢,哼!”
“必要時候,聖上也可殺一儆百,以示君威。”
“朕何嘗不想啊,可是先生也知道,看似如今滿朝皆青,可真正掌權的還是黃派,李三思竇行志等人,俱是兩朝元老,就算那些個青派跳的再高,又如何能高的過這些老狐狸?”
妙策先生哈哈大笑:“看來聖上還是看明白了。”
趙恆一聽,面上略微有些不悅:“先生這是在考驗朕嗎?”
“呵呵呵,老臣豈敢啊,記得聖上曾給老臣說過,這劉浪是禮部唐大人舉薦的。”
“不錯,唐明禮任欽差去江南道調查命官連環被殺案,本不過長安,誰曾想長安知州劉志被殺,唐明禮就轉道去了長安,後來唐明禮便寫了封奏摺,說這劉浪心性沉穩,幫著劉志打理長安事宜,在地方口碑極好,所以朕便擬了一道聖旨,宣他進京。”
妙策先生晃了晃手上拂塵:“這樣一來,聖上也就不必太過煩憂了。”
“哦?先生何出此言啊?”
“唐大人此去江南道,總的來說還是讓聖上滿意,這次回來,聖上應該會對他另行嘉賞吧,老臣覺得,最起碼也得是個禮部尚書才像樣,畢竟礙於李三思李大人的情面,就不能太寒酸了。”
趙恆一笑:“還是先生懂朕心意。” “聖上再想,這唐大人是李大人的女婿,自然是親於黃派,而劉浪此人日後必定成為棟樑之才,看今天那架勢,是站在青派一黨,依老臣看啊,青黃之爭終結於這二人之手,是最好不過了。”
趙恆一聽,頓時茅塞頓開:“先生所言極是,先生所言極是!”
“所以聖上大可放寬心,只要有聖上在,這群人還是不敢太放肆的出頭,平日裡過幾句嘴癮,便由著他們去吧。”
“朕明白了,先生真乃在世孔明,不愧於裡闔一派的奇才之稱,能有先生輔佐,是朕之幸。”
妙策先生撫須一笑:“聖上過獎了。”
心中憂慮除去,趙恆心情大好,看著天上太陽正好,不由得便道:“不僅先生是奇才,就連收的兩個徒弟也是奇才,徐將軍北上抗敵,如此短的時間就傳來捷報,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小蟲兒更是靈氣天成,看一眼就覺得親切,朕想著封她為凝靈郡主,和朕兄妹相稱。”
“那老臣就代小徒叩謝隆恩了。”
“先生免禮,不知道今天小蟲兒在何處?朕許久沒聽她吹笛了,今天興致上來,想聽她奏樂一首。”
“這...回稟聖上,老臣...也不知道,這丫頭調皮的很,說不定跑到春錦閣去逗弄鳥雀去了,老臣去將她找來。”
趙恆擺手:“算了,改日吧,先生也先回去歇息,朕再走一走。”
妙策先生雙手捉拂塵,緩緩行禮:“那老臣就告退了。”
......
離開集英殿,妙策先生徑直往春錦閣而去,大約走了兩刻的時間,便來到景緻極美的春錦閣,此處是一處後園,仿江南風景而建,因此以山水為主。
春錦閣內,一個青衣少女蹲在水池邊,雙手探入水中,凍得通紅。
妙策先生搖了搖頭,故作生氣的語氣沉聲道:“小蟲兒,一大早就跑的沒影了,可讓師父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