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馮緩步出列,拱手說道:
“此事雖確實難以抉擇,容易兩頭不討好,卻並非沒有中和之法!”
“以我淺薄的帶兵經驗來看,直接把這些縣城放給韃子不妥,若留下來硬剛卻也不妥!”
“畢竟,東胡騷韃子向來鋒銳,遼地也一直有傳言流傳,說什麼‘東胡不滿萬,滿萬無人敵!這些年來看,東胡的騷韃子確實也是有一定戰力的。”
“但我大乾卻也並非沒有應對之法!”
說著老馮直接指向牆上掛著的巨大地圖:
“諸位且看!”
“遵化到京師城一線,雖確實是無險可守,但這諸多小縣城,卻並非沒有選擇!像是玉田,平谷,順義,密雲這些城池,完全可以先讓百姓退到山裡,不讓韃子那麼輕易找到!”
“而像是悟磬等無險可守的縣城,咱們也可令百姓暫且退到河對岸,然後再找地方躲避!”
“依照現在的局面,我大乾完全是有時間操作這些的!就算做不到兩全其美,至少也能大幅度減少我大乾的損失!”
“而我京師城,到時只需堅壁清野,靜待韃子主力過來!到時,只要我等齊心合力,匯聚天下高手,未嘗沒有給東胡人狠厲一擊的機會!”
隨著老馮說完,葉向高、徐公明、木尋、洪斌等人都是止不住點頭。
老馮雖是文臣,但卻有領兵經驗,本身素養更是極高,這個方法還是相當可行的。
“哼!”
然而眾人剛要定論呢,王連海卻止不住嗤笑:
“馮大人,您說的倒是好聽!可,你怎麼保證這些百姓聽你的話?而且,若這些百姓這般做了,他們的損失由誰來承擔?”
“一旦韃子過後,這些百姓無家可歸,沒有生計,隨之再聚眾作亂,這責任誰來承擔?”
“這……”
眾人頓時都是愣住了,面色都是有變。
便是葉向高和徐公明都止不住連連交換眼色,儼然開始更為認同王連海的方案了。
畢竟。
人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哪怕馮夢龍用這個手段儲存了這些老百姓,可這些老百姓事後恐怕非但不會感激,反而要造朝廷的反的!
因為他們的損失是朝廷造成的,但朝廷卻並不一定有辦法去彌補!
馮安世此時也是眼睛微眯,胸腹中來回反轉。
不得不說。
王連海這幫勳貴雖然可恨,但他們畢竟從小便是受精英教育長大,多年來又在諸多核心崗位上得到鍛鍊,那等眼界與手段,絕不是常人可以想象!
主要大乾從百多年前、人口逐漸偏於飽和開始,便一直對天下百姓採取類似後世大清的‘三十三兩制’!
這套制度骨子裡就是商鞅《商君書》裡的馭民術。
就是大乾一戶百姓,一個月差不多能賺三兩銀子左右,而開銷也是這個數。
但是官府透過各種手段的調節,每當年底,會用辦法讓百姓剛好欠下三兩銀子。
豐年。
便是加稅等手段。
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