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君,今天當面看到您的圖紙,我只能說一句——服氣!”
羽田太郎說到這裡,甚至馬上站起身來,立刻一個九十度的彎腰鞠躬!
“不用搞這個,咱麼還是談談後續的具體方案吧……”
“哈依!”
羽田太郎甚至感覺坐在自己對面的這個年輕人,並不是一個小小的華國縣級化肥廠的年輕副廠長,而是遠在神戶的那位自己的頂頭上司,會社的社長一般!
很快合作方案就談出來了,因為對RB國內化肥廠的市場極度瞭解,以及擁有充分信心的情況下,羽田太郎保守估計,只要2月底之前能把第一批自動溫控儀制作完畢,配合鍾白編寫的新程式,那麼從3月份開始有望突破市場,在RB國內,1982年全年至少新專利能獲得接近一百萬美元的收益!
收益分配的具體比例上,羽田太郎再也不敢提什麼昨天的按照比例對半的話,主動提出了二八分的方案,並且在楚軍的原方案上做了不小的改動。
也就是說,名義上這一次有關於降低低調水溫度全套改良措施的RB國內新專利申請,僅僅由神戶科技株式會社以單方面的名義出面辦理,而不是之前楚軍設想的,由兩家化肥廠共同申請的模式。
這是因為RB國內的情況又和華國不同,若是和國外的單位,不管是化肥廠還是科研機構,只要是跨國聯合申請專利,那麼審批時間就會慢很多,相對的收益開始時間也要晚很多。
這一點,是同吳勝利書記要求外資投資越快越好不符合的。
所以,新專利本身的申請就變成了神戶科技株式會社一家。
那麼山平縣化肥廠和山平縣方面怎麼辦呢?
很簡單,換個方式就可以了嘛!
在意向交流中,這個RB國內的新專利,神戶科技株式會社得到了華國山平縣化肥廠的大力支援,這邊提供了很多的相關科技資料成果,所以在私底下,神戶株式會社將同山平縣化肥廠簽訂一個跨國企業之間的協議。
協議規定,新專利的收益到了神戶株式會社內部結算之後,再從裡面分出80%出來。
而這80%裡,又要扣掉其中的70%,以投資的方式在山平縣建立一家企業,具體的行業領域待定,至少以每年不低於十萬美元(以實際金額為準)的投資,除非從第二年開始收益大幅下降超過50%,否則連續投資3年的方式進行投資。
而剩下的30%,則作為資料費打給山平縣化肥廠,按照一個季度為結算週期,以實際獲益金額為準。
而這些資料費以日元外匯的形式轉給山平縣化肥廠,之後什麼外匯結算、以及後續的分配流程,那就是化肥廠和山平縣自己的事兒了。
看到這份根據大家口頭商定、最後由辦公室列印出來的協議草案,羽田太郎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心悅誠服的對鍾白說道:“鍾君,我這次出門匆忙沒有任何會社的印鑑,況且這事最終拍板還需要社長點頭同意,所以我希望您能給我十天時間,我一定會盡快往返神戶和山平縣,爭取在2月結束之前把它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