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切都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美好設想。
因為現在的寧遠稀土冶金廠,在整個釹鐵硼製成品的全過程中,只能走到氧化釹這一步,並且產量還極其不穩定。
距離真正批次生產出釹鐵硼永磁體的階段性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畢竟從最初進來的稀土精礦環節開始,這些稀土初級原料要經過酸法生產線(硫酸低溫焙燒分解、水浸)之後,才能進行萃取(串級萃取法),將含有稀土元素的成分製成氯化稀土,再透過鹽酸體系萃取,得到氧化釹。
接下來,便是大難關,將氧化釹電解後得到金屬釹。
有了足夠純度的金屬釹之後,才能製成釹鐵硼永磁體!
至於這些流程,其實在前世1995年徐光先院士親自撰寫的《稀土》一書中都有解釋和詳盡的流程,但現在還是1983年,很多環節都是巨大的難關。
“老周的廠子裡,電解車間好像情況不咋地啊……”在同鍾白一起分析了製成釹鐵硼永磁體的整個過程之後,徐光先不由得感嘆道:“其實,原本廠裡就沒打算購買電解裝置,還是當初在我的堅持下,讓老周投資了幾萬元錢,預先把這塊給準備了一些。當時我就考慮到,提純稀土金屬後續是肯定要做的,只是沒想到這個計劃來得這麼早……”
“寧遠稀土冶金廠裡已經有電解裝置了?!”聽到這裡,鍾白臉上不禁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徐光先回憶道:“是啊,怎麼你……哦,對了,上一次帶你們去廠裡的時候,電解車間一直都關閉著沒有開放的。你還記得嗎,小鐘,就在他們的酸法車間後面,有一箇中型車間一直都沒開門?”
“就是那間?”
“就是那間。”徐光先點點頭:“那會兒本來咱們就還卡在酸法焙燒環節,壓根兒就沒想過後面的電解,就算車間開了讓你們去參觀也只不過是浪費電而已,所以老周就沒開放。”
“那還行,裡面具體有哪些裝置?”鍾白馬上追問道:“他們採用的是那種電解體系?”
即使有一個完整的電解車間,但電解車間的配置可不止一種,而是有N種,在不瞭解對方具體擁有那些裝置之前,鍾白倒還真不敢確定用什麼方法來電解比較合適,所以有此一問。
而更重要的是,在電解氧化釹製取金屬釹這條路上,還有兩個不同的體系工藝!
一種是用氟化物體系熔鹽電解氧化物製取金屬釹。
另一種則是用氯化物體系熔鹽電解氧化物製取金屬釹。
兩者一字之差,對於外行來說根本聽不懂它們有什麼區別,而內行就很清楚了。
使用氟化物體系,工藝更穩定、易於掌握,稀土吸收率高,但以1983年的基礎條件來說,難於實現工業化。
而使用氯化物體系,它的缺點就更明顯了:氯化物不但電解電流效率低,而且易於吸潮,電解永續性差,導致最後的成品一致性較差。
按照鍾白的設想,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寧願選擇更穩定的氟化物體系。
可徐光先給出的答案卻是:“廠裡用的是氯化物電解體系,裝置麼,無非就是那些反應鍋、壓濾機、乾燥箱、電解槽等等……”
鍾白想了想,便馬上搖頭道:“徐院士,咱們不能用氯化物體系!”
“為什麼?”徐光先楞了一下,反問道。
鍾白自然不可能將前世已經得到實踐證明的“氟化物體系”整體優於“氯化物體系”的結論直接生硬照搬,畢竟在1988年以前,華國基本上都是採用“氯化物體系”進行電解制取金屬釹的,直到90年代後才慢慢轉為更加先進的“氟化物體系”。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鍾白考慮的是從一開始就要走更先進的路。
於是,他結合現在已有的知識體系,給徐光先做一個簡要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