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只是一個6人小分隊,但自從辦事處成立開始以來,他們已經在這小小的辦公場所簽訂了很多份合同,出口了數百萬美元價值的稀土精礦!
透過翻看一些現有資料,鍾白越看越覺得觸目驚心!
這些RB人的做法,比自己來之前想象的還要過分!
從白雲鄂博礦區進口的氯化稀土精礦在RB人眼中看來成本十分低廉,以過去的1982年來看,平均出口價格僅為一噸2000美元,算下來一公斤只摺合2美元!
而鍾白清楚的記得,這一年RB從MD進口的氯化稀土精礦,平均每公斤為7.9美元!
這中間相差4倍的價格,導致華國大量稀土資源如同大白菜一樣流向國際市場,RB人是撿到了便宜,但還產生了另外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全球其他國家的稀土精礦生產企業基本都處於虧損狀態,其中還有很多承受不了平日的執行成本,最終破產!
甚至連MD著名的卡瓦斯稀土公司和鉬天公司這兩大稀土精礦生產企業,作為上市公司也不得不陷入股票停牌,等待併購重組的泥潭中。
這些變動,都源於華國稀土精礦猛增的出口量,而集中全華國高達83%以上稀土精礦產量的白雲鄂博礦區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你可以說在這個年代出口物資為國家賺取外匯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分析,若是華國特別是白雲鄂博礦區能夠控制甚至減小稀土精礦出口量的話,是不是又會從基礎資源分配的角度來改變80年代全世界稀土產業的格局呢?
當然可以!
但這也會讓地方經濟受到嚴重的發展阻礙,因為稀土產業是白雲鄂博礦區的經濟發展命脈,而國家也會為此減少大量外匯收入。
不過,這些暫時利益的損失,如果放在三四十年之後的維度來看,那又是一種止損,甚至是賺了!
鍾白現在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儘可能的摸清楚這一次幾大RB稀土企業準備進口的稀土精礦總數量到底是多少,並且一定要想辦法阻止他們成功!
即便不能做到這個量變成0,那也要達到一個目標,即:在儘可能減少出口量的同時,儘量不要出口氧化釹、氯化釹等含有釹元素的稀土精礦!
稀土元素一共有20多種,就算你們RB人有錢有手段進口,但只要含有釹元素的稀土精礦數量不多,就意味著他們能獲取的金屬釹有限。
沒有足夠的金屬釹,現在還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的住友特殊金屬會社,就無法成功發展處粉末冶金法(powde
&netallu
gy p
ocess),也就意味著他們無法成功批次工業化製造釹鐵硼永磁體,這就能給鍾白、徐光先院士組成的團隊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先一步掌握這些工業化製造的方法,從而提前註冊專利,讓小RB在接下來的三十年時間裡無法再透過專利攫取鉅額利潤!
這個過程,說緊急緊急,說不緊急也不緊急,因為它們是雙向的、此起彼伏的,只要自己打壓了對方,就相當於給自己爭取了時間,至少不會被遠遠甩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