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國製造> 第九十三章 三步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三章 三步計劃

“兩個月?!鍾白,這可是童教授向領導保證的時間,你可不能亂來啊!”姜信鵬不知道之前鍾白說過一個月就能搞定的話,驚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但鍾白卻自信的說了一句:“兩個月都是保守估計了,請諸位放心,這個事情咱們弄起來一定會很快的。不信你們可以問問童教授,最初我給他說的這些初期資料準備時間,他都給了我半個月時間,我說五天就夠了,這不才四天就弄好了麼,是不是童教授?”

幸好童四方是多次見證過鍾白創造奇蹟畫面的人,這才大膽的點頭道:“沒錯!小鐘的話我是一直堅信的,不會出問題!但領導那邊我是要給大家留點餘地不是?三個月是底線,咱們能又好又快的把工作完成,那是好事兒嘛,沒問題沒問題!”

擦,眼見省化工研究院的童教授都瞬時化身為了“鍾吹”,姜信鵬哪兒還敢再有半點懷疑,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去了:“真有你的!小鐘,那下一步咱們怎麼弄?”

鍾白想了想,又拿起桌上親手撰寫的那些特種化肥理論資料翻看了一遍,已經在心中大致有了安排。

他對童四方認真的說道:“童教授,諸位老師,接下來是我個人對此課題後續工作流程的安排,大致方向已經有數了,具體細節可以再安排,還請聽我說完。”

這句前提主要是說給姜信鵬和其他幾位老師聽的,因為之前他和童四方兩人相處的時候基本已經溝通得差不多了,童四方也很清楚能弄來這個特種化肥的課題,90%以上的功勞都是在他鐘白身上,而不是自己。

於是童四方緩緩的點了點頭,道:“請講。”

既然作為課題帶頭人都是這麼誠懇的態度,姜信鵬他們自然也沒有亂表態,都認真的盯著鍾白,等待他的下一步規劃。

“第一步:理論研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不多在這裡繞圈子。特種化肥的設想主要是我個人根據近年來發達國家的化肥發展趨勢,結合我們國內實際情況提出來的假設。個人認為特種化肥的概念、用途以及長遠前景在本資料裡已經基本清晰,只需要大家進行打磨,並更加細化和科學化即可。這一步,七天時間足夠。”

無論是1981年的華國,還是2019年的華國搞工業科研課題,尤其是這種全新還未提出過的概念課題,團隊都非常重視概念和理論的闡述,正是貫徹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追趕西方發達國家的華國工業界裡樸素的“沒有一個好的理論基礎,就不可能有一個好的實際應用”的指導思想。

而鍾白提出的第一步,就是當著大家的面把話挑明“特種化肥就是我一手提出來的,概念和理論不要再想弄出什麼花,做好查漏補缺和文字細化就行了”。

這番話著實有些大膽,尤其是他面前站著一位教學了自己三年的老師,還有一位省化工研究院的副教授情況下。

但沒人提出異議。

因為大家都透過這份資料看出了鍾白的強悍,要知道,在工業口裡提出全新概念,只要面對稍微有些底子的專業人士,想搞噓頭和瞎幾把歪曲事實,那是絕對瞞不過對方的。

見大家紛紛點頭,鍾白也不客氣,馬上進入下一步的安排:“第二步:試生產。特種化肥的針對性非常強,本課題的初步實驗物件是在短期內改良西南邊疆軍墾區的酸性土壤,提升產量。只要在實驗室裡按照理論生產出具體的樣本特種化肥,在擁有兩間實驗室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很快的做好各種實驗,然後開展試生產,這一步,我的初步設想是二十天。”

如果說第一步還沒有讓大家吃驚的話,第二步的安排就是陡然提速,從拖拉機直接變成了直升機!

“二十天?!”姜信鵬傻了眼,喃喃道:“這……恐怕光做實驗時間都不夠啊!”

“沒什麼不夠的。”鍾白自信的回答道:“咱們省技校的老師實驗能力不差,這次又有你們四位組成的強大團隊,加班加點做絕對沒有問題,其實我一開始想的是十五天,但是考慮到這是全新課題才又延展了五天。”

好吧,這一頂高帽子戴上來,姜信鵬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只能轉頭巴巴的望著童四方。

童四方當然知道鍾白不是個信口開河的人,他之前的工作都是提前完成,這一次怎麼著也得相信對方,於是鄭重的點頭道:“我同意這個安排。”

於是,在四位老師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第二步的過程就稀裡糊塗的成了二十天時間。

鍾白捏緊了拳頭道:“第三步:就是在確保第二步實驗無誤,試生產無誤的情況下,開展第三步的針對性實際生產,產量和品種,比照西南邊疆軍墾區急需改善的土壤面積作為基礎,這一塊資料和對外聯絡我會負責,生產就請童教授主抓,大家齊心協力,三十天的時間做完!”

按照鍾白的規劃,三步計劃分別是七天加二十天加三十天,總共是五十七天,也基本上符合之前提出的兩個月完成任務,還留了三天時間作為機動使用。

“這個計劃……屬實有些瘋狂。”姜信鵬這會兒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只能用上“瘋狂”二字來形容。

鍾白卻擺了擺頭,道:“這不瘋狂,我們有完善的理論、足夠好的人員配置、經費和實驗條件,做到它只需要付出努力就行。比起咱們華國科學界前輩們手打算盤研究兩彈一星的年代,這能算瘋狂嗎?”

這句話,說得大家紛紛點頭稱是。

幾十年前,那麼艱苦的條件,那麼惡劣的國際環境下,老科學家們在西部的戈壁灘上奉獻青春,用算盤完成了MD、蘇國使用計算機才能做到的計算量,硬生生的創造了華國“兩彈一星”的奇蹟,讓祖國在世界上挺直了脊樑,那是多麼值得可歌可泣的一段歷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