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臧月是早早就預謀了啊。
張村長夜裡來表明來意,唐臧月絲毫不意外。
“老夫人您那些提議,我會傳達下去。以後我們張家也會以老夫人馬首是瞻。”
唐臧月看了他一眼,道:“家中可有地窖?”
“地窖?有是有……”
“往深裡挖。家中銀錢也別攢著,買糧食,全部買糧食。”
張村長瞳孔微縮,最終點頭,“是,老夫人。”
之後,張村長將砌高牆的訊息傳達了下去。
是在曬穀場說的,每家每戶派出了一個人來聽。
聽到要修建城牆,每家每戶出最少一個人,給糧食和日錢。可那點糧食和日錢,哪值得他們家壯勞力去賣這力啊?補也補不回來,還不如攢點力氣,來年多種點辣椒籽。
看到村民們態度消極,不怎麼把事兒放在心上的模樣,張村長又扯著嗓子把要事喊出來:“你們也聽了邊關要打仗的傳聞了吧?真當這修城牆是老夫人白做工呢?那是人家花錢買個安危,你們現在覺得去做這苦勞力沒下地種辣椒划算,那以後呢?蠻夷打進來,軍營守不住,又該咋整?!真不想將咱們村保護起來,我勸大家夥兒早早遷走,免得成了這黃土下的亡魂!”
張村長:“別說是我們村了,你們借走親戚的名義,去外面打探打探,各村各戶都在做什麼準備!他們也只敢私下做,但我頂著上頭的壓力,和老夫人一起合謀了這出……別怪我現在沒告訴你們,仗沒打起來還好,若打起來了,你們被城牆護住,修建城牆的費用,就得老夫人從你們身上搜颳了。”
有人聽進去了,有些人沒有。
聽進去的人家,都在張村長這邊登了個記。可一看到上面的勞力都是來湊數的,張村長嘴皮子都快說破了,這些來湊數的,就!
不過,也有積極的人家,比如王家。
王家除了王小六夫婦,便是王二嫂在製藥坊做事,一旦地裡沒活兒,王家五個壯勞力就得在家裡躺著,鎮上也找不到活幹。
聽到有糧食拿,抱著小孫女蓮姐兒的王老孃,比誰都積極,對著張村長就是一頓激動,“把我五個兒子的名字全寫上!”
這豪邁的勁兒,倒是給張村長的麻煩稍有緩解。
王老孃衝著張村長裂開黃牙,笑:“我們家要吃飯的嘴多,啥都缺,就是不缺那點子勞力。村長,以後還有這種好事,記得跟我們王家提前說!我們好騰出手來不是。”
張村長一個勁兒的點頭,連聲說好。
王老孃也是有底氣這麼說的,王小六夫婦跟著蕭家做事,時不時帶點葷腥,再加上王二嫂月錢三分之二公中,大傢伙肚兒能混個八分飽,再加上下地不用種糧食,而是辣椒……
種辣椒可沒種糧食密集,能省下不小力氣,而且後續地裡糧食還比辣椒好拾掇。費力小,事兒不多,還能多的糧食儲存起來,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她出來時,王老爹就千叮嚀萬囑咐,若是老夫人主張的,他們王家無腦跟就完事兒。
她就覺著蕭家是幹大事兒的,也贊同她家那口子的想法。
除卻王老孃,趙大爺家也表示支援,同時也將家中壯勞力都給報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