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裡也有這個劇情。
現在處在楚國邊境畏懼蕭家的威嚴,不敢來犯,導致昏君以為楚國國泰民安。哪成想蕭家人流放路上,死的死殘的殘,最後只餘下蕭鍾離這個真少爺給錢子書打臉。
將軍府為何會淪落此境?皆是勾結外邦那些官宦,以及蠻族原就忌憚將軍府所致。
可以說,昏君親自斬掉自己雙翼,將軟肋炫外邦嘴裡,也難怪最後結局是滅國,被他國吞噬了。
昏君不動將軍府,便是這萬人血書的緣故。
是赤焰軍的舊屬在民間組織。
一人跪在錦衣衛跟前,陸陸續續的,其他百姓也紛紛下跪。
就連看熱鬧的,知道了這陣仗,明白將軍府被冠上“通敵叛國”的罪名,也紛紛下跪。
錦衣衛指揮使頭皮發麻,他們最終成為百姓眼中昏君的走狗。
……
萬人血書也有壞處,讓昏君更加忌憚將軍府的聲望。
所以,這兵符必須上繳。
唐臧月沒有瞞著,將兵符的藏匿地兒說了出來。
指揮使讓下屬去快馬加鞭搜查,還真找到了兵符。
指揮使神色複雜。
唐臧月坐在地牢裡閉目養神,道:“多謝指揮使將我們府邸女眷關在一間牢房,只是……”
“只是?”
“這當中少了個人,勞煩指揮使找到一位蕭月春的婢女,將人也調到老身這間牢房。”
“這蕭月春?”
“是那錢家作的孽,老身念及可憐,將她一直養在府邸。”
指揮使沒應聲,出去了。
想必是去查這個蕭月春的婢女究竟是何來歷,還得將軍府德高望重的老夫人親自點名。
不,蕭月春不算將軍府的婢女,這孩子一直是自由身。
蕭月春便是那錢家幾兩碎銀買給蕭鍾離做童養媳的可憐人兒。
在錢家那幾年,蕭月春一直暗暗照顧蕭鍾離,農活替其分擔,捱打也護著蕭鍾離。
就是來了將軍府,蕭月春礙於男女有別,被老夫人指派到五姑娘蕭月濃身邊,才有了幾年與蕭鍾離的疏離。
等到下放,蕭月春不是將軍府的人,也是自由身,不必再入那牙行,但她毅然跟在流放路上,多次護蕭家人,甚至在救蕭鍾離之時,瞎了一隻眼。
小說裡有提及蕭鍾離問蕭月春為什麼,後者道:“我小時候經歷過逃荒,娘為了半個饃饃把我賣了,在牙行他們都說我太瘦了,沒人要,是錢家將我買了回去。
我以為自己找到了家,結果人家只是想買個奴隸回來。離哥兒你生得漂亮,不該受那些罪,我才,才……
後來到了將軍府,五姑娘給了奴婢好多吃的,好多穿得舒服的料子。那些吃的可好吃了,料子也摸著舒坦。
老夫人他們都是好人,他們從沒苛待過我,百姓也念及蕭家人的好。好人一定有好報的。”
可惜小說裡結局,蕭家人一個好報的都沒有。
蕭月春也在最後一次,為救蕭鍾離犧牲。
之後蕭鍾離自毀容,隱姓埋名,招兵買馬,想找機會肆意報復。楚國滅了,他便瞄準錢子書,可幾次三番都沒成功,最後喪命。
誰讓錢子書是男主呢。
“祖母……”懷中的玲姐兒揉了揉眼眶,仍有些睏倦,“祖母,我餓了。”
唐臧月坐在乾草鋪的床上,讓玲姐兒坐在自己腿上,一手往袖口裡伸,實際是從空間拿出鬆軟糕點,一點點掰碎了往玲姐兒嘴裡送。
玲姐兒早就飢腸轆轆,這會兒吃到鬆軟香甜的熟悉味道,眼珠子都亮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