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的日子終覺乏味後,羅羽只有從儲物袋內成堆海域道書中尋找出路,倒也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偏法,.
其中一種‘逐日法’能根據太陽太陰兩顆星辰方位,以星圖對照海圖推算附近所處位置,這種法子太過複雜,期間遇到烏雲蔽日天氣則要重頭再來,縱然羅羽也是極有耐心之人,但看了此法實在提不起絲毫興趣。
其他追逐海鳥,觀察礁石種類的辦法,羅羽也都嘗試了一遍。
只是島上的海鳥盡皆是日出離開,日落便回,最遠時也不過飛到十餘里外的另外一片島礁群盤桓半日,就再次返回了,而那片島礁群同樣荒涼原始,實在毫無線索,都不用海鳥們領路,羅羽在身體傷勢復原小半時,就曾一口氣飛出百里之遙,早就知道這片島礁的存在了。
考慮到法力不足和消耗太大的緣故,他才不得不悻悻而回。
那次儘管不是羅羽的極限,但百里之外再配合神識仍找不到其他有人的海島,只能說明他所在的這片海域,極有可能是很多古籍中都有提到的一些邊荒海域。
對於自己會掉落在這樣一處地方,羅羽倒不覺得奇怪,因為就他所瞭解,四大海域實在太廣闊了,大到至今無法真正探查出海域的邊界,哪怕將四大海域中最頂尖的修仙者聚集到一起,也做不到。
因為單單只是四大海域中隨意一座海城,也最小籠罩近萬里海疆,面積大的數十萬裡或百萬裡都有可能,而其中人族、妖族、精族都是以海城和海鎮為中心聚集在某一塊海域中,因此使得海城所掌控的,有修士出沒的海疆主要匯聚在某些地方罷了,就算以這些地方延伸一些,相比萬里海疆而言也實在微不足道。
所以從古至今,每一塊海疆中都存在大量未知的海域,四大海域中所說的邊荒海域或者‘古海’,都是指的這樣的地方。
海域如此之大,很多修仙者傾其一生,能對自己所處的這一海疆有所瞭解,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唯一可以具體形容的,是古道書上所講四大海域共分為一百零八城,分別分佈在四大海域的各個地方,每一座海城均控制著一片無比巨大的海疆,它們之間或許相鄰,或許相距遙不可及,想知道四大海域究竟有多大的修士,可以用一百零八座海城的數量來估算一下,不過相信這樣得出的答案,也不會真實到哪裡去。
所以羅羽身處的這片海域,肯定是一處海疆中的古海區域,這樣就可以解釋附近為何荒無人煙了,想從古海海域出去,除非事先知道通往最近有人海疆的路線,不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等下去。
只有等到一些修仙者碰巧經過,才有離開的可能,令羅羽心裡好過一些的是,類似他的境遇在海外修仙界時有發生,碰到其他修仙者的機率還是有的。
畢竟在靠近海城周圍的千里海疆,是精人妖三族密集統治的海域,大量的修煉資源早就被消耗殆盡,海域修仙者外出古海闖蕩幾乎成了修煉生涯中必做的事情,羅羽只是不知道何時會有何人來到這片海域進行歷練。
但以他多次對周圍海域的探查來看,情況可不那麼樂觀,以所處荒島為中心,海上妖獸是一隻都沒找到,這也罷了,四大海域中存在最多的並非妖獸而是海獸!
可羅羽立即鬱悶的發現,附近百里海疆中的一劫海獸數量也稀少之極,更別說僅有的幾座海島上靈脈稀疏薄弱,根本不可能生長出稀有靈藥來。
羅羽自然不是束手待斃之人,隨著對海島周圍一草一木的漸漸熟悉,自己慢慢也琢磨出了一些想法。
有些東西既然沒有便自己創造,他首先在各處海島和海礁群分別佈置了感應陣法,並將主陣設在了自己身處的荒島上,一旦這周圍的百里海域有修仙者飛過,他都能第一時間發現。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步,羅羽將身上許多不用的高低階法器,放置到一些海魚及幾頭一階海獸腹中,這些海獸如果被修士捕殺,對方見到了海獸體內的法器寶物,勢必會想到一些寶庫或古修士洞府上面,於是難免會忍不住追查這些海獸的源頭了。
儘管羅羽不惜血本的做足了準備,但這難熬的苦等仍然又持續了兩個多月,終於有一天!
這一日羅羽剛放生完一頭沙齒魚,正頗為可惜一件高階火屬性的網狀法器可能要石沉大海時,猛然天邊幾聲悶雷與吼叫聲遠遠傳來,一下驚得原本平靜的小島上野獸鳥禽慌亂逃避。
同一時間,極遠處的海面上隨即掀起了一道道數丈高的驚人海浪,肉眼可見一層白色煙波急速席捲而來,浪濤衝擊在一近處的礁石上發出雷鳴般的巨響。
雖說羅羽早已習慣了大海無風也有三尺浪,但這樣異常突兀的變化還是頭一次。
妖獸!
還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但羅羽一愣之下差點沒按捺住狂喜的激動,壓抑了許久的心情頓時令他精神一震。
須知妖獸與海獸不同,後者天生具有極強的領地意識,不會輕易離開生存的環境,哪怕是有外敵闖入,也只會拼死一戰。
妖獸就不一樣,它們天生狡詐多變,且大都欺軟怕硬,一旦不敵立即遁走,而羅羽可是早就對這一帶情況瞭如指掌,附近根本沒有妖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