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死者所住的房屋也被大火燒了個乾淨。
他問起女孩的情況的時候,周圍鄰居卻一臉詫異地告訴他——死的那個人單身,沒有妹妹,沒有女兒,他們根本沒見過有什麼女孩,事後也沒聽警察說發現什麼小女孩的屍體。
為什麼鄰居不知道卡特琳娜和死者的關係?
死者是拐賣者?然後被找到卡特琳娜的人殺了?
不,卡特琳娜是自願跟著死者離開的,而且人販子也不可能送孩子去學校、放任她和其他人來往而不進行監視……
還是說,有人殺死了卡特琳娜的親人又帶走了她?
同樣,鄰居不知道卡特琳娜的存在這一點,也說明她和死者不是親人。
疑點太多。
只是所有線索被大火全部斬斷,他只能把事先壓在心頭。
他大學畢業後,回過那個學校,卡特琳娜沒有出現,跟那些老師乃至校長說起,大家也只是說……
‘卡特琳娜?我們學校有這個孩子嗎?’
卡特琳娜就好像沒有存在過一樣。
一切都只是他的幻覺。
一直到他說起當年那起案子,才有當年和他一起做老師、經歷過再三哄孩子那件事的老師回想起來。
——哦,那個紅頭髮的女孩?好像有點印象,叫什麼來著……麗……麗娜?不好意思,我們學校每年轉學來的孩子不少,轉學走的也很多,我們都不會太留意……這個女孩我倒是有點印象,挺特別的一個小女孩。
這是個……冷漠的學校。
就像當年看到女孩被一群孩子孤立,也不會有老師關心安慰一句。
哪怕是那個迷一樣的、特別的女孩,也只有他記得那麼深刻……
在他加入FBI之後,他特地調取過當年事件的檔案。
從血跡噴濺和死者倒地的位置來看,兇手是從後面突然開槍,殺死了死者。
死者是亞裔,35歲,個子不高,大概在168公分左右,父輩在m國定居,職業是普通的上班族,不過出手很大方。
具體的開銷和收入、一部分錢的來源,因為事情過去了好些年,而當年的調查不夠詳細,他不清楚。
根據死者的屍檢判斷,兇手的身高比死者高很多,是個左撇子,一槍斃命。
現場已經被大火焚燒得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過死者焦屍身上沒有掙扎打鬥的痕跡,要麼是突然襲擊,要麼是認識的人。
火災之後現場的照片,他至今每一張都能回想起來。
窗戶鎖完好,是鎖上的,門鎖也完好無損……
他可以還原出當時的情況。
首先,死者不是卡特琳娜的監護人,卡特琳娜是被寄養在死者那裡,或者說,有人讓死者幫忙照顧一段時間。
而死者對於卡特琳娜也沒有多重視,只是負責送了一趟、接了一趟。
選的是一個轉學入學的孩子多、不會引人注意的學校,說明卡特琳娜或者死者身上有什麼不能被人注意到的地方。
之後,卡特琳娜退學,死者接她回去,是因為那起案子讓卡特琳娜被外界注意到,還是因為卡特琳娜真正的監護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