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最終也沒解釋常東為什麼發火!
即便是拍攝鏡頭,也是一種遠視角,看起來像極了員工膽戰心驚的偷窺,令常東給人一種“表面一套,背裡一套”的感覺。
中午,常東等人前往市區吃飯。
路過一個被圍起來火熱建設的地皮之時,坐在車裡的常東,指著外面熱火朝天的工地道:“這塊地皮是我開發的。”
“我看廣告牌上是要做商場?”齊魯道。
“對,不僅僅是商場,包括旁邊地皮,將配套開發商業辦公大樓,最多一年,這裡將會成為臨江地標建築,也會成為臨江最繁榮地段。”
“看得出來,你的規劃宏圖很大?”
“對,我對臨江的投資規模按照總規劃將會達到千億級別,直接帶動萬人就業,間接帶動數萬,甚至十餘萬人就業。”
鏡頭中的常東,顯得極其自信而自負。
“哇……”齊魯吃驚倒抽冷氣。
彈幕更是瘋了!
“東哥牛逼!”
“臥槽,這牛逼吹得也太大了吧?”
“東哥,提醒你一句,你身價才三百億。”
作為職業主持人,齊魯敏銳抓住這個話題的衝突點,她笑道:“我記得您身價是三百億,您對未來這麼自信?”
常東笑了:“你知道我第一桶金賺了多少錢嗎?”
齊魯搖頭。
關於常東第一通金,網上說法一直十分模糊。有人說是虛擬貨幣,有人說是靠著貸款,總而言之,各種言論都有。
這一刻,節目影片彈幕銳減,似乎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等著常東答案。
常東笑道:“2012年我抵押了我爸買給我的房子,入局比特幣,2013年末,除去手續費,淨獲利1.58億。因為抵押房子,我還捱了我爸一巴掌。”
聲落。
網友瘋了。
“我沒聽錯吧?1.58億?”
“12年到13年,比特幣確實翻了數百倍。”
“我去,簡直傳奇!”
“牛逼!”
“大佬的人生,果然非同凡響。”
常東繼續道:“從我賺到那1.58億開始,我對自己就充滿了自信!事實證明,我的眼光雖然偶有失誤,但大部分還是對的。”
話題到這本該過去,不想齊魯忽然又將話題拉回了原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