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就別打啞謎了,直接說吧!”
劉文澤好奇心幾乎爆炸,再也按捺不住,連忙追問。
周圍群眾,亦一臉好奇,連忙豎起耳朵。
大家再蠢,也能看出來,這兩位大人物這應該是討論投資來了。
常東笑道:“我說的商機,其實是——速食包。”
速食包?
這個現在還有些陌生的名詞,令眾人再度茫然起來。
常東侃侃而談道:“所謂的速食包,有點類似泡麵,速食是它的特點,說白了,它就是包裝好的菜餚,需要的時候,微波爐加熱一下就可以了。”
“其實速食包早就出現了,但一直不溫不火。我覺得隨著外賣市場的崛起,它必然會成為一個千億級市場。”
常東之所以敢說這話,乃是因為前世速食包產業,確實是隨著外賣產業的擴張而瘋狂擴大。
只不過,前世速食包名聲十分糟糕,可以說達到了聲名狼藉的地步。
因為當時沒有巨頭盯上這個產業,因此做這一行的都是各種微小型企業,甚至有家庭作坊。
加上又是新型產業,市場缺乏相應監管,因此市場十分混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即便如此,這個產業依舊在瘋狂壯大,這說明,市場是有需求的。
需求在哪?
常東繼續道:“剛剛店家也說了,京醬肉絲之所以炒得這麼快,是因為肉絲提前炒好了,需要的時候,下鍋熱一熱就好了。”
“這是店家節約時間的好方法,但是如果有了速食包呢?上菜速度是不是更快?”
“當然了,速食包將菜餚口味標準化,不利於市場競爭,但我們完全可以做出半加工型速食包,就像店家提前炒好的肉絲,客戶拿到手之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需要,自行配置調料,調劑出不同口味。”
“以前速食包不溫不火,是因為這玩意就是個雞肋,但是隨著外賣市場的崛起,它速食的優勢就越發體現出來。”
“剛剛我們也去調查了,幾乎各家各戶的訂單都是在遞增。”
“想想看,有一天,店裡來了三四個客戶在等餐,外賣又來了三四個單子,大家在催單,這時候,你若是老闆,你怎麼做?”
“耽誤了店裡客人,人家扭頭就走;耽誤了外賣,一個差評,就有可能斷了店裡財路。難不成增加人手?”
“咱臨江人力資源再便宜,這一個店員一個月工資好歹也得開兩千吧?那種爆單情況又不是每時每刻都有?”
“所以這時候,誰能快速出單,且保證口味不變,誰就能贏下市場!”
“另外,現在各大外賣平臺因為在搶奪市場,補貼力度極大,但隨著格局穩定下來,羊毛出在羊身上,擼羊毛將是必然之事!”
“到時候,外賣成本更加高昂,誰能保證利潤,誰就能活下來!”
“利潤怎麼保證?”
“自然是壓縮成本!”
“速食包比起傳統食材,還有一個優點,也是它最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廉價!”
“廉價不代表質量差!當然了,微小型企業,乃至家庭作坊是透過收購病豬死豬甚至殭屍肉,壓縮成本。”
“但如果我們可以規模生產,一樣可以嚴格把控成本,做到物美價廉。道理很簡單,批發價肯定比零售價便宜對不對?”
常東的話令眾人忍不住直點頭。
“最重要的是,作為規模型企業,我們可以運用金融工具,對沖風險。”
常東指了桌子上京醬肉絲道:
“就拿這京醬肉絲中的豬肉來說,你能保證以後豬肉不漲價?哪天要是爆發全國性豬瘟,豬肉漲到牛肉價,都未嘗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