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杜氏分家,錢氏當家做主,日子過得富足,身子也養得好,整日裡容光煥發。
誰想發生了這樣的事兒,這段時日錢氏又胃口不佳,昨兒心悸,臉色蒼白,險些要暈過去,嚇得金媽媽立刻吩咐下人去請大夫。
原本對於錢氏讓瀾哥兒帶人去邊關之事,杜沁蘭心中還是有些埋怨的。瀾哥兒不過才十三歲,縱使平日裡再老持穩重,但也是個孩子,邊關多兇險?連杜老爺都能無故失蹤,更別說瀾哥兒了。
她當時聽了這事兒之後,背地裡哭了好幾日。心想到底不是自己生的,不管瀾哥兒做得多好,一出了事兒,就不管瀾哥兒死活了。
可如今她看著錢氏消瘦憔悴至此,又突然覺得錢氏也是個可憐人。但要說原諒,她是真的不能原諒,只是她終究沒了立場,瀾哥兒早就不是她弟弟了,而是杜氏的子孫。
一看見杜沁蘭,錢氏便又想到了杜塵瀾。她當時的猶豫,瀾哥兒必定是看在眼中的。說到底,在遇到大事時,她下意識地選擇了老爺,這樣的想法讓她愧疚不已。
她這幾日不光是擔憂兩人的安危,還因為愧對瀾哥兒。一看見杜沁蘭,她便想到她佔了別人兒子的福,卻又不懂得珍惜。
或許最傷瀾哥兒的,不是不顧他性命,讓他去邊關。而是在知曉此事之後,她下意識地責怪,寒了瀾哥兒的心。縱使瀾哥兒當時沒表現出什麼,但一定是往心裡去了。
她此刻是萬分後悔,然而現在後悔有何用?
如今想來,其實她早就將瀾哥兒當成杜氏三房的子嗣了。老爺不在,瀾哥兒就是她的依靠,她不應該讓瀾哥兒就這麼去冒險。
瀾哥兒待她如何,不消旁人說,她也能感受得到。或許先前瀾哥兒待她還有幾分功利心,但之後絕對是真心的。
家中的好日子,都是瀾哥兒帶來的。沒有瀾哥兒,他們三房還在杜氏過著連下人都能來踩一腳的窩囊日子。
當年那麼小的人兒,為了她,還去懸崖邊採玉瑩花做藥引。如今為了老爺,更是二話不說,便去了邊關。
這段時日她時常問自己,之前總遺憾沒有親兒。可若真有親兒,他能做到瀾哥兒這種地步嗎?
她不知道,但看長房和二房的小輩們,誰能做到?瀾哥兒這樣果敢堅毅、性子穩重、又有能耐之人,少之又少!
“姑母!您快吃些吧!不然等姑父和表弟回來,見您這般憔悴,他們心裡怎能過意得去?他們不在,您更應該守護好家中才是。”
這段時日錢氏的消沉,讓杜沁蘭看在眼中,就連幾個鋪子都不管了,賬本更是從未翻開過。
經歷了這麼多事,杜沁蘭早就學會堅強了。如今爹孃生死未卜,她也一樣要好好活著。
錢氏看著眼眶微紅的杜沁蘭,也知道對方心裡不好受。她張了張嘴,原本想問杜沁蘭,怨不怨她。
可話到嘴邊,她就嚥了下去。
不用問,杜沁蘭定是怨她的。且她也不應該問,瀾哥兒是她的兒,與杜沁蘭何干?
親姐姐又如何?瀾哥兒早已經過繼給了三房,與杜沁蘭再沒了關係。
“太太!二太太來了,說是有事兒要找您。”金桔剛才得了稟報,說是二太太臉色不好,倒像是來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