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本是打得這主意,誰想出題的官員卻給出了好幾道難題,不然過會試的舉人會比現在多不少。
杜塵瀾已然落座,與他共用一席的,便是第二名榜眼徐朝光。
杜塵瀾與此人不熟,他們二人不過是點頭之交,但每次徐朝光對他都是笑臉相迎,起碼是個顧臉面的。
或許,這與對方的出身有關。據說家裡是耕讀傳家,自然也就沒了世家子的傲氣。
“杜師弟年少就中了狀元,真是令為兄羨慕不已。之前就聽說過杜師弟的大名,在這京城,誰人不識杜塵瀾?”徐朝光一臉感慨地說道。
杜塵瀾連忙擺手,“師兄快別取笑在下了,不過是之前參加了幾次文會,大夥兒都成了熟識罷了!師兄有真才實學,這才厚積薄發,師弟不過是比師兄多了幾分運氣。”
其實按照慣例,在朝中大臣們的心中,徐朝光才是狀元郎的最佳人選。
“師弟可莫要自謙,為兄對師弟倒是由衷地佩服。之前聽過一些閒言碎語,還當師弟性子冷,不好接近。如今一看,師弟品性溫良,哪裡是不好接近?也不知為何會傳出這等傳言,傳聞不可信吶!”
徐朝光頓時咧嘴一笑,彷彿這才發現杜塵瀾的真實性情。
杜塵瀾隨後微笑著說道:“不過是些捕風捉影之事,就當個樂子吧!”
“還是師弟人品豁達!對了,杜師弟,你可曾聽說,今日首輔大人也會來?”徐朝光湊近杜塵瀾身邊,神秘兮兮地說道。
杜塵瀾有些驚訝,俞則閎乃是本朝首輔,出自京城世家之一,俞氏。
俞氏前朝便是書香門第,而後族人爭氣,入了朝堂之後,更是如魚得水。族中在朝堂的官員可不少,其中外放也佔了不少數。
不過,近幾年,俞氏比之前落魄了許多,慢慢沉寂了下來。
首輔本應該是權傾朝野的內閣官員,所有奏摺都是在內閣翻閱過後,才會呈給皇上。
票擬權是每個在朝官員都眼紅的存在,只可惜小小的內閣,還分為了好幾個派系。由此可見,皇上的日子很不好過。
然而,本朝卻有個例外,那就是攝政王。本朝權勢滔天的是攝政王,內閣有許多官員是他的爪牙。因此,俞則閎雖貴為首輔,卻還是要受攝政王和其他勢力的掣肘。
“喏?你看!來了!”徐朝光朝著另一方努了努下巴,杜塵瀾立刻隨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只見一名身著緋色官袍,胸前繡著仙鶴補子的乾癟老者,走了過來。
“這就是首輔大人?”一旁的餘泗霖也還是頭一次見,他仔細打量了一眼,瘦瘦小小,身上的官服有些偏大,罩著乾瘦的身軀,顯得更加空蕩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