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也沒急著下定論,隨後將餘泗霖的文章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最後才放下了卷子。
餘連年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若是餘泗霖當真得了狀元,那可算是光耀門楣了。他早就知道,前三一定會有餘泗霖的。
皇上面色一沉,隨後問道:“這位餘泗霖,可是餘愛卿的侄兒?小小年紀,文章寫得不錯,很是通透。”
餘連年心中一喜,臉上卻不動聲色。他出列,恭敬地回道:“回皇上,餘泗霖正是臣的侄兒。因此子天資尚可,因此,臣平日裡也是悉心教導。他的文章能入皇上您的眼,那是他的造化。”
萬煜銘掀了掀眼皮,隨即勾唇一笑。他心中感嘆,這麼些年過去,餘連年竟還摸不清皇上的脾性?
只怕皇上心中對狀元之位早已有了人選,就算不是杜塵瀾,也絕不會是餘泗霖。
以為皇上單獨將餘泗霖拿出來誇,那就是屬意他了?未免太過天真。
“的確天資不錯,可惜還是少年心性,不夠沉穩。若是多磨礪幾年,可堪大用。”皇上面色稍緩,臉上竟帶了一絲笑意。
餘連年心中不禁忐忑起來,這前一句,他覺得侄兒與狀元無緣了。可後頭皇上擺明了又是看好的意思,到底皇上是什麼意思?他有些捉摸不透了。
楚王摩挲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心中倒是對皇上最後的選擇好奇起來。聽這話,這位餘泗霖看來是無緣狀元之位了。
他微微側首瞥了一眼餘連年,正好與餘連年的目光對上,隨後二人都若無其事地迅速撇開了頭。
餘連年不禁心中一沉,不知侄兒最後會得個第幾。若是出了一甲,即便是進士出身,那也比進士及第要低了一籌。
“不過這位徐朝光,就很沉穩,學識也不錯!”皇上點了點一旁的卷子,點頭稱讚道。
餘連年入列,只感覺到身邊不少視線朝他看了過來,他知道,這是在看他的笑話。
“這狀元之位,不知諸位有何高見?”皇上放下卷子,對著眾人問道。
“啟稟皇上,狀元之位,本就應該選德才兼備,心性穩重之人。徐朝光性子沉穩,文采雯然。臣以為,此人當之無愧!”吏部尚書沈晝率先出列,徐朝光之父與他有些淵源,他自然要舉薦徐朝光。
禮部尚書何靖雲抬頭看了一眼皇上,見皇上臉上並未有不贊同,心下微動。
皇上竟然對杜塵瀾隻字不提,這是何意?
難道皇上是因為杜塵瀾的容貌?杜塵瀾在殿試之時,他仔細看過杜塵瀾的字跡,這前三份卷子中,就有杜塵瀾的。皇上對此視而不見,連提起都不曾,這對杜塵瀾很是不利。
“啟稟皇上,臣倒是以為之前的會元杜塵瀾,很有幾分才幹,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雖說他年幼,但見解很是獨到,做學問也很踏實。”
這時兵部左侍郎龔雪瑋出列,竟然提起了杜塵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