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您之前不是還提到此事的嗎?這幾日太過忙碌,您給忘了?”
周總管這是給皇上一個臺階下,畢竟是嫡母太后娘娘,不記得嫡母的生辰,豈不是顯得皇上不孝?
“嗯!如今皇后將後宮打理地井井有條,這壽誕一事,朕放心由她去佈置。”
皇上微微闔眼,這奏摺,其實哪裡需要他批閱?內閣已經批閱過的,再交由他手,他不過是過個眼癮罷了!又能改變什麼?
一想起這些,皇上心中的鬱氣越發不可收拾,只覺得頭疼欲裂。他深深皺著眉頭,眉間的豎紋愈加明顯。
周綿聞言手下頓了頓,這是不想去皇后的輕寢宮了?
“晚上擺駕和喜宮吧!今年是母后的五十歲壽辰,朕也去聽聽皇后打算如何置辦。”想起慈寧太后今年是五十大壽,還是得叫皇后多花些心思的。
“是!”周綿的語氣輕快了不少,皇后娘娘的母族勢力不小,他就怕皇上任性,屆時惹得皇后娘娘不快,不免要多生是非。
“聖母那兒,你們多留意著些,無事不要去打擾她的清淨。母后壽誕一事,晚些由朕親自告訴她。”皇上嘆了口氣,任命地拿起了奏摺。
望著奏摺中的硃紅色批註,他冷哼一聲。小人得志,都是些倚老賣老的東西。想起今日朝堂上的諸多爭執,皇上暗下決心,這樣的日子不會太久了。
“是!”周綿見皇上又開始批閱奏摺,便立刻站在一旁小心伺候著。
他望著皇上如刀刻般的臉有些發愣,本朝後宮其實有些特殊,宮中兩位太后。一位慈寧太后,乃是皇上的嫡母。另一位孝敏太后,是皇上的生母。
當年慈寧太后入中宮多年,一直無所出。恰巧後宮中婉嬪誕下一子,卻因陷害劉貴妃而被皇上打入冷宮。
因此,小皇子一出生便沒了親孃照顧。還是皇后的慈寧見小皇子無人照顧,便提出放在中宮,由她教養。
這事兒當時羨煞了幾位皇子及他們的母妃,記在皇后娘娘名下,與嫡子也沒什麼分別了。因此,當年立太子便選瞭如今的皇上,好歹是中宮親自教養的。
為此,皇上一直對慈寧太后感恩戴德,孝順有加,朝中無不稱讚。
不過,有一事倒是令眾人費解。當年慈寧在小皇子上玉牒時,卻並未將其記在中宮名下。
且先帝也是閉口不言,並未提及此事。若不是中宮無所出,這位也沒機會成為太子。說到底,其實身份還是有些尷尬的。
先帝駕崩,皇上登基之後,便封了嫡母為慈寧太后,這是應當。而他的生母婉嬪,則被封為孝敏太后。原本皇上是要將生母接出冷宮的,可偏偏孝敏太后不願,只願待在冷宮終老一生。
皇上無法,命人將冷宮修葺一番,劃出芳華殿來,成為孝敏太后的寢宮。
不過芳華殿較為偏僻,環境清幽,倒是適合平日裡吃齋唸佛的孝敏太后。她一心潛修,不問世事,甚至連皇上都不甚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