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朝賀之後,武后改元聖歷,698年即為聖曆元年。
元日夜晚,武后在華清宮飛霜殿設宴,皇族權貴和朝中文武高官齊聚,一同款待前來朝賀的外藩使節。
宴會之上,安東和安西成為兩個最亮眼的主題。
上官婉兒當廷宣讀了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權瀧呈上的告捷奏報,三日之內,靺鞨部落有數萬仁義之士倒戈歸附天朝,充當先導,負隅頑抗的成建制叛軍,已經全數撲滅,正在山林之中清繳殘餘,一應繳獲和戰利品,將在元宵佳節之前,轉運送達驪山,進奉宮禁。
武后鳳顏大悅,她心底也不得不承認,經權策之手提拔起來的人,都是強幹得力,在長臉方面,冠絕朝堂。
大祚厲、大祚榮父子授首未久,靺鞨部落老巢便被蕩平,免去後顧之憂,實乃一樁大大喜事。
立了功,又在喜慶時候,自然要封賞。
武后挑著眉頭,帶著莫名的笑意,看了權策一眼。
“權瀧鎮撫海東,羈縻番邦,勞績卓著,此番又分化順逆,使悖逆者得其罪愆,順服者得其獎賞,山河之爵,正為此輩而設,賜封權瀧為渤海郡公”
郡公,又是郡公。
權策功勳滿身,卻是藉著更換封地的由頭,才勉強晉爵郡公。
而權瀧立下一個半截功勞,便一躍而上,與他平起平坐。
誰也不曉得武后的心思,此舉是刻意給權策難堪?
但權策的族兄得了爵位,這是實惠,兩相對照,權策在爵位上頭受到壓制和委屈,愈發鮮明,堪稱忍辱負重,這是虛名。
怎麼看,武后也沒有得了便宜去。
除非……
有些腦子活泛的,聯想到遙祭之時,武后刻意讓權策在面前跪了好一會兒。
這是慪氣的第二個章節麼?
權貴重臣們,都有些腮幫子疼,他們供奉了數十年的女皇陛下,英明神武,辣手無情,何時變得如此,如此,幼稚?
“咯咯咯”武后仰起頭,發出一陣爽快笑聲,似乎坐實了某些事情。
“來呀,奏樂”
飛霜殿上,再度奏響了西域蒼涼的古曲摩訶兜勒,與上一回不同,不只有樂器合奏,還有舞姬,赤足披髮,跳起了西域韻味的舞蹈。
“枯藤老樹昏鴉……”
殿閣內側,傳來渺遠的女聲,沉沉吟唱,正是權策填就的詞句。
一曲奏唱完畢,無論朝臣外藩,都沉浸其中,氣氛頗為壓抑。
武后伸出手,拍了拍面前的桌案,正是摩訶兜勒的最後一段曲調,發出長長一聲感嘆。
“朕膺大統,率萬邦,領兆民,富有天下,奄有四海,常生喟嘆,朕躬一身,擔當萬方之罪,卻不能窮盡萬方風情,至為憾事”
“安東也好,安西也罷,在朕羽翼之下,朕極目遠望,亦不得見邊塞子民,爾等內外臣工,代朕行憲牧民,仰體朕舐犢之意,善加教化撫育,勿使野蠻,勿使凍餒,勿使流離”
“陛下仁愛慈懷,心繫萬民,實乃蒼生之福,社稷之幸,陛下英明,陛下萬歲”
權策當先站了出來,歌功頌德。
“陛下英明,陛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