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破曉> 第三百四十章 松漠有雨(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章 松漠有雨(六)

長壽二年七月,流火之天,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酋長李盡忠、遼州總管孫萬榮,裹挾契丹族人,聚眾近十萬人,扯旗造反,自稱無上可汗,攻略河北之地,邊境營州之地首當其衝,營州自都督趙文徽以下,官民數萬人遭到屠戮,屍橫遍野。

攻破營州之後,契丹兵鋒直指涿州,涿州都督鄭重事先已有防備,於涿州境內處處設防,且戰且退,殺傷契丹賊軍近萬,與檀州都督張九節合兵抵禦,賊兵勢大,雖要塞守住不失,地方卻遭兵災糜爛,糧道斷絕,岌岌可危。

契丹與大周開戰,室韋人和靺鞨人亦先後舉兵,攻打松漠之地,兩部人丁較少,兵馬不多,兵戈之力不濟,孫萬榮分出兩個大部落偏師防禦,除了一開始室韋和靺鞨的攻勢有所進展,其後便遭到壓制,反攻為守,陷入苦戰之中。

遼東之地,烽煙四起,瞬間打成一鍋粥。

“啪”武成殿中,武后將北都留守府長史武延基、涿州都督鄭重、檀州都督張九節的聯名奏疏狠狠扔在了地上。

奏疏順著丹墀滾落而下,滿殿朝臣,鴉雀無聲。

散騎常侍韋溫眼前一陣陣發黑,心中將李盡忠罵了個死去活來,你造反便造反,攻城略地便攻城略地,何故要將廬陵王牽扯進來?

“還我李家廬陵大王來”

李盡忠打出的造反旗號,令這場千里之外的藩屬叛亂,格外觸動朝堂神經。

“哼哼,好啊”武后冷笑,高踞在御座之上,虎視著下方排出幾十丈遠的朝臣坐榻,“五日前,涿州都督鄭重已上了奏疏,言明李盡忠有不臣之心,爾等是何反應?是誰彈劾鄭重擅啟邊釁?”

怒聲一問,不少朝臣身軀一顫,宰相武三思,散騎常侍韋溫,金吾將軍武懿宗,都離開坐榻,跪在了大殿中,當初彈劾鄭重的,遠不止他們,更多的是河北道、北都留守府的地方文武官員,他們反對出兵,力主懲辦鄭重,安撫李盡忠,權策等人和一幫好戰的文臣武將自然堅決反對,雙方都沒有確鑿證據,硬生生將此事拖成了一場口水仗,遲遲未能形成統一意見,錯過了先發制人的良機。

“好一個擅啟邊釁,鄭重開啟的邊釁,竟能讓李盡忠為廬陵王叫屈?”

“鄭重開啟的邊釁,竟能讓室韋和靺鞨一同與契丹反目?”

“你們這些吃裡扒外,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

……

武后氣怒之下,出言前所未有的嚴厲,朝臣呼啦啦出列,伏地跪拜,“陛下息怒”

鳳閣侍郎豆盧欽望膝行一步,拱手再拜道,“陛下,臣請暫息雷霆,李盡忠狡詐,極擅偽裝,朝臣遠在中樞,難以辨別,也是情有可原,臣以為,當務之急,應朝議妥當方案予以應對,解救河北道百姓於倒懸”

他是皇嗣李旦的人,沒有摻和莫名其妙的遼東邊事角力,正有資格做和事佬,廬陵王處在嫌疑之地,更遭武后忌諱,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少,沒必要藉此生事,還是利用好廬陵王和武家眾人都押錯寶的好時機,趁勢收攬軍權,壯大實力為上。

“哦?那依你之見,當如何應對?”武后嘴角微翹,饒有興致的問道。

豆盧欽望眼角微動,強自按捺滿腔興奮,應聲道,“臣以為,當遣使聯絡室韋、靺鞨,三方同進同退,合力進剿,就近發派河東道、關內道折衝府府兵,選派王孝傑、張玄遇、蘇仁師等老臣宿將,一鼓作氣,將契丹賊子一力剿滅”

武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失望了,他提及的地方府兵和武將,派系痕跡濃重,終是差了境界,悠悠吸了一口氣,起身拂袖,“區區契丹,不過疥癬之疾,朝會之後,諸卿有所見地,各自擬本上陳,朕將親覽,集思廣益,以策萬全,戰亂之時,更需能員治政,御史臺派員,去河北道、北都留守府,整飭吏治,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即刻出京巡視,整備糧道,授韋溫實職,為都水少監”

“退朝”

“恭送陛下”

武后衣袂飄飄,長長裙裾在大殿厚重的地毯上拂過。

武三思慢慢直起身,盯了身邊跪著站不起來的韋溫一眼,臉色森寒,廬陵王府有示好之意,姿態很低,甚至有些攀附的意思,武三思信了他們的訊息,沒料到,吃了好大一個瓜落,安撫大使,整備糧道,名頭雖大,卻是苦差事,立了功沒有好處,出了事卻逃不掉。

韋溫好容易站起身,顧不得去看武三思的臉色,由虛職轉任實職,對誰都是件大大好事,但誰也沒有碰到過連降三級的轉職,還是轉到朝野著名又苦又累又沒實權的衙門,真真是,天恩深重。

兩人拖著沉重的背影相繼離去,武懿宗跟在後頭,他彈劾鄭重,沒有任何訊息渠道,只是因為鄭重是權策的人,眼前他是唯一沒有受到懲罰的,但這種懸吊吊的感覺,更是磨人,心中沉甸甸壓了一塊大石頭,暗恨不已,但凡是跟權策扯上關係,他就沒有順心過。

“大郎,左羽林衛乃是精兵,又有藍纓軍在手,諸軍衛之中,首屈一指,想來此番出征,是當仁不讓啊”豆盧欽望一副長輩面孔,卻隱有刺探之意。

權策看著這位曾經的通家之好,感慨萬千,打起了哈哈,“承蒙豆盧相爺褒獎,大周猛將如雲,精兵如雨,權策後生小輩,不敢自傲自大,左羽林衛全軍上下,枕戈待旦,專候陛下調遣”

“唔,權郎君不愧虎將”豆盧欽望也換了稱呼,點點頭便舉步離去。

散朝之後,神都暗流湧動,各方派系朝臣四處打探訊息,交換訊息,也有不少人詢問權策的意向,還都是重量級的人物,比如宰相狄仁傑,夏官尚書劉幽求,天官尚書武攸緒,甚至代表武承嗣的宰相李嶠也透了話出來,只要他有意披掛出征,願聯袂保舉,畢竟武延基就在河北戰地,他是權策和武承嗣聯手推到這個位置上的,武承嗣不能不深想幾層,憂心這其中是不是有陰謀,若是權策也去了前線,利益攸關,不怕他不盡心盡力。

權策的反應卻是難拿,雲山霧罩,並不明確表態,令人不得要領,到後來,前來義陽公主府拜會的,卻是連他的面都見不到了。

權策態度不明,也無人敢於勉強他,朝臣漸漸偃旗息鼓,將注意力轉到其他將領身上,直到權策的奏疏上呈,又是掀起不小的波瀾。

“請調藍纓軍赴涿州前線參戰,以磨礪軍心”

權策擺出的,竟是一副出兵不出將的姿態。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