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望竹呵呵笑道:“他太小了,入戲那麼快那麼深,怎麼可能不讓人擔心。而且你沒看網上資訊嗎,這是個挺倔的孩子,以前也沒人教他,估計就是聽別人說入戲入戲,自己學了個半吊子。”
周景凱點頭:“那確實,之前讓天星耽誤了。”
這天晚上,許沐回到酒店,就收到了周景凱發來的資訊:“別聽老劉的,體驗派沒問題,就是一定要記住自己是誰,該出戏的時候出戏。”
許沐回覆了一句:“好的。”
然後他開始搜尋相關的資料。
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許沐稍微弄清楚了一些體驗派和方法派的區別。
總體來說,體驗派確實會出好的效果,但傷身指數最大。
人容易在戲裡出不來。
方法派則相對溫和。
“從周景凱的說法來看,其實他和劉望竹的思路是有一些相通的。”
“無論如何腦子裡都要有自己存在。”
許沐拿出手機,開啟拍攝。
然後他閉上眼睛,信念感開啟。
“小丁是神經病,我在模仿他。”
在強大的信念感加持之下,許沐腦海中想出了小丁的樣子,而他則模仿著小丁的一舉一動。
幾分鐘後,許沐拿回手機,看了看裡面的自己。
呵,和以前演的幾乎一模一樣。
但是當信念感關閉的時候,許沐這次一點都沒覺得累。
那種迷茫感和抽離感,再沒有出現過。
“原來可以這樣。”許沐眯起眼睛。
原來信念感可以這麼玩。
許沐腦海中逐漸清明,而他也決定,以後太過離譜的角色,他要用這種方法。
其他的角色,直接信念感代入即可。
別的不說,就今天這個收穫,絕對是不虛此行!
ps:宣告,我對體驗派和方法派的具體情況並沒有太專業的瞭解,以上結論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關山,陳子揚.淺談演員“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轉化[J].戲劇之家,2016,No.235(19:140141.
張冰潔.淺析斯坦尼“體驗派”與美國“方法派”的異同[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0:63.
然後,肉是臭的那個例子,是遊本昌老爺子舉的例子,演技到老爺子的地步,也沒走體驗派的路子,而是分清了演員的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
另請大家放心,主角現在走的路子,對信念感的使用,絕不會讓他出現任何的心理和精神疾病,他還是樂呵的他。
感覺要食言了,這一章查的資料較多,第二章又得陰間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