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沈玉江也嘬起了牙花子:“歌詞真不錯,這個作詞人相當有文化,引經據典舉重若輕,雖然辭藻並不華麗,但頗有意境。”
“這首詞的作者是誰?易九言?”
易九言是圈裡公認的作詞作曲牛人之一,最擅長的是作詞。
孟希言搖了搖頭:“是個新人,叫什麼,愚者。”
沈玉江表情變得古怪起來:“看來這個愚者也是個妙人,有這種素養,卻自稱愚者,這讓別人怎麼辦?”
“這傢伙挺狂啊。”沈玉江總結道。
但與此同時,他也在思索另外一件事。
突然,沈玉江一拍手掌:“新人好啊,孟老,咱們就用這首歌,不僅要用,而且要好好宣傳一下。”
自從一個月前,那個叫易九言的金牌作曲人在司樂網論壇發了自己被拒稿的資訊之後,節目組收到的投稿就明顯變少了。
“易九言都被拒了,我肯定也不行。”很多內行都是這樣想的。
所以現在節目組收到的投稿有一大半是不知死活的外行投的。
《相思》是個意外。
而現在,如果把愚者這位新人的作品被錄用的訊息傳出去,肯定能刺激一批作曲人!
“來來來,咱們開個會,再確定一下!”
搞文藝的,都是夜貓子。
……
一直到凌晨兩點,導演組的核心成員幾乎全票透過了沈玉江的方案,甚至他們把這首歌的歌手都找好了。
京州音樂學院的一位30歲的客座教師,李敏婷。
正兒八經的學院派,在各種聲樂比賽中拿獎拿到手軟,但少有流行作品。
這種國家級預備役,懶得參加演出,也不靠歌曲出名。
光是工資,參加各種比賽的獎勵和補助,就可以把日子過得很滋潤。
但誰讓《問古》節目是京州一套電視臺的呢。
對了,還有個小小的因素,李敏婷是孟希言的學生。
早上六點多,只睡了四個小時的孟希言就把電話打到了李敏婷那裡。
“小李,老師找你幫個忙?”
電話那邊的李敏婷本來還睡著覺,突然就驚醒了:“老師您說。”
聽到李敏婷的聲音,孟希言眉頭一皺,這都快七點了,還睡覺?
“你這個年齡段睡得著覺?不起來練聲?”
對面的李敏婷嘆了口氣:“老師,您還是說幫什麼忙吧。”
恍惚間,她又回到了那被孟老師支配的學生時代。
“來幫老師唱首歌,我看了一下,你應該能駕馭的了。”
“好的老師。”
李敏婷壓根沒問是什麼歌,但是他老師給挑的歌,不用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