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啟明娛樂是個三流娛樂公司,為了給天星大佬捧場,把身為模特的原身頂上去湊數。
那時候的原身啥也不會。但觀眾們看著笨拙而又好看的原身在舞臺上醜態百出,反而激起了強烈的保護欲。
“看到沒,這樣的小白才能體會養成系的快樂!”
“這就是我想要的笨蛋老公。”
結果原身真就憑著一張臉殺到總決賽,並和天星娛樂旗下的三個男藝人成團出道,團名Winning Man,簡稱WM團。
WM團歸天星娛樂經營,所以原身雖然人是啟明娛樂旗下的,但大多時候歸天星管理。
那一年,WM團出道即巔峰,成為國內初代頂流鮮肉。
出唱片,拍偶像劇,玩得不亦樂乎。
粉絲們把他們四個誇的天花亂墜,路人們罵的唾沫橫飛。
但人家就是火,路人們喜歡的老戲骨,在片場得給人家做配。
不服?你幹我呀!
結果,真有人出手了。
兩年前,華國按照規劃成立了影視從業者公會,並頒佈了影視分級制度和演員考核制度。
公會對影視劇本的稽核尺度極大,但是所有的劇本在上報之後會根據題材和投資金額分為甲乙丙丁四類,歷史正劇多是甲類,青春偶像劇多為丙類,投資金額在200萬以下的網路電影,多為丁類。
演員也設定了入門考核,未能透過考核的演員不得在丁類影視作品中擔任領銜主演,不得在丙類以上影視劇中擔任主演。
所謂的入門考核,就是公會舉辦的“社會人影視演員從業資格證入門考試”,簡稱影考,考過之後就算入門。
影考每週一次,由各大藝術院校的導師任考核官,而且公會還把每週一次的影考錄製下來,做成了一檔名為《演員請出發》的節目,供大家觀看。
影考規則很簡單,考生隨即抽取片段進行表演,入門標準就兩個。
1.能清楚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
2.能感情充沛地念清檯詞,並根據情景要求把握基礎的斷句、重讀等。
難嗎?
看上去好像不難,但是你讓地球上的很多所謂的明星來試一試。
能斃掉一半信不信?
WM四人組也覺得這玩意不難,想當初老子在劇組,隨便一演導演都直豎大拇指。
一個影考想攔住老子?辦他!
於是在規則出臺之後,WM四人組自信滿滿地去參加影考。
粉絲們在各大城市的CBD區域買下很多大廈廣告螢幕為他們聲援。
“四人組給我衝,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演技!”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後浪!”
結果嘛……
原身許沐把“莘莘學子”念成了“辛辛學子”。
另外三個隊友,一個演哭戲的時候笑出來了。
一個只會瞪眼。
一個把“紈絝子弟”讀成了“執誇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