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朱舜完成了對於蒸汽機的搭建,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來幾名水泥廠的窯工,對紐可門蒸汽機進行改造。
蒸汽機打造了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改裝到珍妮紡織機上,用蒸汽動力替代水力作為工業源動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找到克服煙氣的方法。
珍妮紡織機放在一個封閉的廠房內,煤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氣體,這些都是有害氣體,很容易毒死紡婦。
朱舜參觀了朱氏水泥廠的圓窯,獲得了靈感,可以把燃燒煤炭的火窯,改造成圓窯的排氣方式,用一根長長的煙囪把硫化氣體排出去。
蒸汽作坊的蒸汽機全部拿去抽水了,暫時沒有現成的蒸汽機可以試驗,朱舜就先讓水泥廠的幾名窯工建造一個縮小版的圓窯。
建造了三天時間,基本上成型了,朱舜讓幾名窯工回去繼續燒製水泥,拿出一個鐵鍁鏟了一鍁煤炭,填進了火窯裡面。
朱舜放下鐵鍁,目不轉睛的看著堤岸邊的火窯,火焰慢慢燒起來以後,煙氣果然是從後面的煙囪排出了出去。
朱舜忍不住笑了,開始自我總結:“硫化氣體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怎麼改變蒸汽機的運動方式了。”
紐可門蒸汽機的運動方式是上下運動,只能做上下運動。
但是珍妮紡紗機的轉輪,不管是用水力,還是手搖式,都是旋轉運動。
不單是珍妮紡紗機,王恭局的水力鑽床,宋家的飛梭織布機,要想改變動力源,都要用齒輪帶動,然後旋轉起來。
所以這個運動方式要改變,只要能把上下往復運動改變成旋轉運動,就可以帶動齒輪,成為動力源。
對於工業動力來說就是一個質的飛躍,蒸汽機就能夠真正投入使用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正式開始了。
但是怎麼把直線運動,改變成旋轉運動,卻是一個大難題,朱舜早在幾個月以前紐可門蒸汽機誕生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惜一直沒有頭緒。
暫時想不通,朱舜準備出去走走,嘗試一下能不能像看見圓窯解決排氣問題,在別的地方獲得解決運動方式的靈感。
這個走也不是亂走,朱舜騎著小毛驢前往了北平機械局,檢視鉗工們打造了多少蒸汽機零件。
還要想辦法解決缺錢的問題,朱舜目前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就是要想辦法掙錢,第二是解決蒸汽機的旋轉運動,第三是要想辦法招募一批人才。
奇怪的是,訊息都已經放出去半個月了,還是沒有一個人過來參加策試,難不成又是東林黨暗中使了絆子。
順著塵土飛揚的土路,來到北平機械局的門口,門前光禿禿的平野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幾座四角攢尖的四方亭。
紅漆圓柱,頂部的橫樑上貼金彩畫,看起來充滿了簪纓世家的富貴氣息。
朱舜走下小毛驢,對稱在兩邊的四方亭裡呼啦啦衝出來一堆管事,慌忙過來打招呼。
“朱大使,小的是都察院馮御使家的管事,請問大使什麼時候販賣大明龍王....那個...蒸汽機。”
“滾一邊去,朱先生,在下是襄城伯府邸的管事,我家伯爺願意出四百兩銀子買一臺大明蒸汽機。”
“襄城伯?呵,朱先生在下是永昌侯府的管家,我家侯爺願意出四百五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