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這次打壓工業派,可謂是不遺餘力。
作為主導這一切的東林黨重臣葉初春,要藉助這件事踩著工業派的屍體,坐上東林黨七君子之一的位置。
至於幫大清國運走一臺大明蒸汽機,只是捎帶手的事情。
等到工業派滅亡了,別說是一臺小小的蒸汽機了。
工業侯莊子裡所有的新式機械,全部送給大清國,也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以葉初春在朝堂上所站的高度,還有他眼光,不難看出如今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大清國的國力卻是一天比一天強盛。
如果現在是漢朝,就算是中原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也不會有人相信被秦漢兩代打壓的幾乎滅種亡族的北方遊牧民族,能夠取代中原王朝,入主中原成為這片大地的主人。
自從晉朝的八王之亂以後,神州陸沉。
北方遊牧民族沒過多久就入主中原了,漢人也被他們當作兩腳羊殺的只剩幾百萬,幾乎是差點滅種亡族了。
大明以前,又有統治整個中原大地一百多年的元朝。
遊牧民族能不能入主中原這件事,對於大明的讀書人來說,不是能不能,而是正常。
大明當今的情況,葉初春當年求學時讀過的史書裡,所描述的宋朝末年很多地方都是類似的。
讀史可以明智。
葉初春看了這麼多年的史書,不只是宋朝末年和大明如今的情況一樣。
幾乎每個王朝滅亡的後期,都會像如今的大明這樣。
國庫空虛,黨爭激烈,軍頭林立,流民四起,北方遊牧民族虎視眈眈。
這幾個詞語堆砌在一起,只要是曾經坐在高位,坐看朝堂和天下興衰的中樞重臣。
心裡都會明白,大明最終的走向是什麼。
有很大的可能,這個可能在葉初春看來,已經超過了八成。
大清入關,入主中原。
葉初春這一次爭奪東林黨的七君子,以及幫大清國運送大明蒸汽機,目的只有一個。
不停的增加自身的價碼,等到大清國入關以後,他才能保住現在的地位。
甚至是更進一步,得到那些漢人包衣想都不想敢想的雙眼頂戴花翎。
葉初春已經看出了大明未來的國運走向,但他看不出來大明到底還有多少氣數,還能支援多少年。
有可能長,也有可能短。
在葉初春看來,短的可能性會更大。
沉穩了一輩子的葉初春,這一次不免就急功近利了一些,在他自己看來也是應該的。
沉穩了一輩子,總要放手一搏一回。
不然,人生豈不是很無趣。
中年幕僚在葉初春的授意下,不停的遊走於東林黨重臣的府邸,半是哄騙半是說服,遊說來了大筆的銀子。
大力抹黑工業派,可不是中年幕僚的上嘴皮碰下嘴皮子一說那麼簡單,需要大量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