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最後一個說話了,言辭裡多了幾分感慨:“接下來,整個天下的東林黨官員都會忙著申請家學的專利,並且搶奪別人的家學專利。”
“就拿朱熹的理學來說,從宋代到明朝過去了這麼多年,朱熹的後代不知道有多少分支。”
“朱熹的理學也是利益最大的家學,多達幾十個的宗祠分支就會為了這些家學,不死不休的去爭奪。”
曹文耀不溫不火的臉容,多了幾分銳氣,笑著補充道:“東林黨哪裡還有閒工夫來管小小工業派的學堂擴張。”
“畢竟在他們眼裡,工業派也只是掌握了兩個府而已。”
朱舜等到幾名大才說完各自的感嘆,輕鬆笑道:“接下來,咱們就拭目以待了。”
幾天以後。
孫元化在朝堂上提出了專利法,說是隻為了工業派的各種家學。
但這就像開啟了鬼門關,東林黨官員們立即想到了儒學。
畢竟,全天下修習工業派家學的學子就那麼一點,也就兩個府的一些讀書人。
儒學的各種家學,可是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在修習,尤其是涉及到科舉八股文的那些家學。
涉及的利益可就太大了,每年少說也能帶來幾百萬兩銀子的進項。
大明可是有的幾百萬讀書人,每人給涉及到科舉八股文的家學一兩銀子,加起來就已經是幾百萬兩銀子了。
如果是每人每年給二兩銀子的話,就是上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還是每年。
東林黨的官員們能夠做到這麼高的位置,全都是心機城府極其的深沉,很快算清楚了這裡面牽扯的銀子。
正在朝堂上吵來吵去爭權奪利的東林黨官員們,全部都是安靜的下來。
朝堂內只剩下了粗重的呼吸聲。
朝堂也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景象,過去無論工業派提出什麼樣的建言,都會遭到東林黨的一致反對。
這一次,東林黨不僅沒有反對,還是一致的同意。
一致到誰要是敢不同意這件事,他就是整個東林黨的敵人。
也不是沒人看出這裡面的算計,看出也於事無補了,誰也阻擋不了一個大勢所趨。
孫元化看著不再說話的滿朝東林黨官員,露出了笑意,這件事成了。
在滿朝東林黨官員的督辦下,禮部很快就成立了專利局。
這個專利局相當於工部的寶源局一樣,不受到任何一司的節制,直接受到禮部的管轄。
大明開國這麼多年來,甚至可以說是自從三省六部製出現以後,禮部一直是最為寡淡的清水衙門。
在專利局成立的第一天開始,禮部衙門立刻變得門庭若市,比吏部衙門還要熱鬧很多。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東林黨官員果然就像朱舜所預料的那樣,為了爭奪家學專利爭奪的頭皮頭破血流起來。
朱舜趁著這來之不易的清閒時間,親自帶著戰略處的三位大才配合宋應星,對工業派的教育體系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
那些曾經已經建立好的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瞬間燒紅了順天府和天津府全境。
專利法的提出,給工業派擴大教育體系,只是一方面。
朱舜最更深層次的算計,就在於這個收繳納銀子。
天底下有錢的讀書人最多隻佔二成,剩下的八成基本上都是貧寒學子,父母大多都是莊稼人。
很多都是全宗祠供養一名讀書人,寄希望於這名讀書人能夠考上個功名,改變整個宗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