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管家回去以後,立即找到了四大晉商之一王家的掌舵人王大宇,商量著暫時把家裡的產業抵押出去拆借大筆的銀子。
用一種前所未有的低價,以打壓太子朱慈烺的名義,從東林黨手裡倒賣順天府官倉內所有的糧食。
此時的朱舜,沒有繼續在密雲縣等著土改的結束,而是去了密雲縣北方。
大弟子宋士慧早在推廣千斤水稻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密雲縣北方適合建立一座水庫,一座用來防備旱澇災害的水庫。
發生水澇的災年,這座水庫可以用來儲水,避免密雲縣、懷柔縣等順天府北方的州縣被水澇淹沒。
發生旱災的年份,這個水庫儲存的河水,又可以釋放出來緩解旱災。
朱舜沒有專門學過地理,卻也知道密雲縣北方有一座極大的密雲水庫,位置就在大弟子宋士慧所修建的水庫位置。
因為後世的那座密雲水庫太出名了,不僅是華北第二大水庫,還是北京的主要水源之一,為北京數千萬人提供水源。
這麼龐大的一座水庫,朱舜怎麼可能不知道,只是沒想到大弟子宋士慧對於水利工程能有這麼深的研究。
提前開始在密雲縣北方修建水庫,只不過條件有限,這座水庫沒有後世的水庫那麼大。
這也可以理解,後世的密雲水庫作為華北第二大水庫,是用各種工程機械建造而成的。
宋士慧修建的水庫全是用的人力,作用也只是用來防止旱澇災害,沒有提供水源的作用。
卻已經夠用了,以目前的規模足夠保證密雲縣和周邊幾個縣的糧食灌溉,以及防旱防澇了。
密雲水庫距離密雲縣不是很遠,朱舜騎著遼東大馬只用半天的時間,就到了水庫附近。
遠遠的就看見一片煙波浩渺的水域。
朱舜從遼東大馬上下來,走向了一座完全由鐵筋混凝土澆鑄而成的攔河大壩,大弟子宋士慧就在堤壩上等著。
宋士慧看見先生過來了,趕緊行禮:“恩師。”
朱舜點了點頭,順著斜坡走向了很高的水壩,站在鐵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水壩上望向了水庫。
遠處,是一片不見盡頭的浩淼水域。
傍晚時分,夕陽映照在水域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金紅色光輝。
美輪美奐。
水域裡還有一艘艘烏篷船,很多漁夫打扮的老百姓,正在浩淼水面上打漁。
在大明乾旱荒蕪的北方,能夠看見這麼一副魚米之鄉畫卷,這讓見慣了荒旱土地的朱舜不由得有些陶醉了。
大弟子宋士慧已經是一位伯爺了,看著自己風吹日曬幾年時間初步修建而成的水庫,不由得敦厚的笑了笑,露出了因為抽旱菸過多而發黃的牙齒。
朱舜所收的這幾名弟子裡,最心疼的就是這個大弟子宋士慧了,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像東林黨的那樣紙醉金迷的享樂了。
他卻在荒旱的大明北方邊疆,埋頭苦幹,風吹雨淋了不知道多少個日夜,這才修建成了一座灌溉出魚米之鄉的水庫。
宋士慧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已經過了及冠的年紀,並且已經和羊角辮丫頭成家了。
朱舜還是習慣性的揉了揉他的腦袋,溫和笑道:“給為師介紹這個水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