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裡只有正白旗八旗兵說明一個問題,這支八旗兵應該是從盧龍道奇襲過來的一支奇兵。
但有一點讓左良玉想不通,盧龍道明明在北方,這一支正白旗八旗兵卻是從東方的昌黎縣海岸邊趕過來。
這麼說來的話,這一支正白旗八旗兵應該是從海上坐著海船過來的,想到這裡左良玉忍不住笑了。
如果真的是從海上而來,說明這支八旗兵是一支孤兵,後面沒有了任何的援軍。
雖說這一支八旗兵的人數不少,少說也有三四千人,但左良玉卻有信心從這數千正白旗八旗兵身上咬下一塊肥肉來。
八旗兵確實是戰鬥力驚人,大明邊軍與八旗兵的互換人數達到了驚人的十換一。
左良玉就是出身于山海關的將領,他很清楚八旗兵的戰鬥力,這一次雖然不敢說能夠留下全部的正白旗八旗兵,不過他有信心留下來一千甚至兩千正白旗八旗兵。
原因就在於它的那支佛郎機重型火繩槍營人數多達四千人,一輪齊射過後,不敢說能夠殺死四千人。
這也是不可能的,往往是幾十甚至上百顆鉛彈才能殺死一名敵人,尤其是這種堪稱東方騎兵巔峰的八旗兵。
四千重型火繩槍營的第一輪齊射,能夠射殺兩三百八旗兵就已經滿足了,只要能把最前頭的兩三百八旗兵射殺足夠減緩騎兵的攻勢了。
對於八旗兵最大的優勢衝擊力,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後面手持長槍的精銳就可以壓上去。
左良玉這次帶來的軍隊沒有一個是整天喝酒賭錢的老爺兵,全都是從一場場大戰裡熬煉出來的悍卒,憑藉著多達三萬的精銳要是留不下一千八旗兵的話,以後明軍面對八旗兵只能跑了。
昌黎縣距離山海關不過幾十里的路程,新任遼東總督洪承疇很快就得知了昌黎縣的情況,也很快就明白了滿清的謀劃。
孔有德的三人進攻山海關的聲勢看似十分的浩大,其實不過是佯攻,真正的意圖在於掩護那支踏在中原土地上的八旗兵。
洪承疇立即抽調了一萬精銳,也是他多年熬煉出來的洪兵,一支能與孫傳庭的秦兵、盧象升的天雄軍相提並論的精銳中的精銳。
不管大明人對滿清有多大的偏見,整天破口大罵他們是野蠻不開化的蠻夷,但是滿清的親王貝勒們一個個確實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洪承疇能夠在滿清做到兵部尚書的位置,後來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還不是分開經略而是總督大半個江南的軍務,就足夠說明洪承疇的才幹。
就在這一萬洪兵即將趕赴昌黎縣,洪承疇得知左良玉的三萬大軍在昌黎縣附近堵住了這一支八旗兵奇兵,放心了不少。
雖說左良玉的品性遭到世人的詬病,洪承疇對這個比流寇還能燒殺搶掠的左良玉,也有不少的看法。
但不得不承認左良玉治軍作戰的才能,在整個大明都十分的出彩,他所率領的那一支三萬大軍又是歷經一場場大戰熬煉出來的精銳。
把那隻應該是從海上踏在中原大地土地上的八旗兵打殘,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