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看著激動不已的張白鑞,心想作為化學體系僅次於焦勖的科學家,一個蔡倫而已,以後你的成就肯定遠遠超過蔡倫。
張白鑞的這個年紀正是對未來充滿臆想的年紀,臆想成為蔡倫倒也可以理解,對於如今的他來說還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成就。
雖然輔佐焦勖研究出了化工之母硫酸,並且是實現了硫酸的量產化開始建立硫酸廠,但在東林黨為首的官僚鄉紳眼裡只不過是奇技淫巧罷了。
以至於焦勖張白鑞這些真正為大明和民族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在東林黨復社等黨羽的眼裡只是一幫下賤的匠人,在大明的地位十分卑微。
在朱舜看來,焦勖張白鑞這樣的科學家應該受到大明天子的親自接見和封賞,只可惜對於科學家們並不怎麼重視。
張白鑞激動的說完自己是蔡倫,覺得自己有些大言不慚了,撓了撓腦袋走向了石碾,幾名工人牽著騾馬一圈又一圈的碾磨著紙漿。
曬白過後的紙漿在這裡碾磨搗打成泥膏狀,使得紙漿中的纖維分絲和帚化,直到有強度交織成紙張。
張白鑞指著慢悠悠的騾馬說道:“山長,曬白過後的這一步打料,可以說是造紙裡最繁重的一步了。”
“紙張的價錢高昂,一本上佳的市坊印本最少能賣一兩銀子,就是因為紙張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碾磨搗打,大大降低了紙張的成紙速度,市面上紙張的數目上不去,價錢就比較高昂。”
“咱們完全可以用蒸汽機替代畜力,以蒸汽碾磨機的速度,成紙速度將會十倍百倍的增加,咱們一家造紙工廠的成紙估計比幾十家造紙作坊還有多。”
造紙作坊成紙比較慢,確實是紙張價錢居高不下的原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官僚鄉紳對於知識的壟斷,如果紙張廉價到老百姓人人都能用的起了,考取功名脫離窮苦日子的老百姓肯定大大增加。
大明官僚體系能夠容納的官僚鄉紳是有限的,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會分潤走本該屬於官僚鄉紳的利益,這是官僚鄉紳們所不願看到的。
紙張廉價了還會造成識字的老百姓大增,有了學識的老百姓可就不好控制了,更不容易把老百姓一輩輩的圈在土地上。
這也是官僚鄉紳對於天底下老百姓最險惡的地方,愚民。
只有大字不識幾個的愚民,才會不思進取,甚至都不會思考,只會像個人形的牲畜一樣一代代的給官僚鄉紳當佃戶。
工業派在順天府大規模開辦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對大明老百姓進行掃盲,提高民族的整體識字率,也是在挖官僚鄉紳的根基。
這也是朱舜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官僚鄉紳合作的原因之一,進行工業革命的工業派和官僚鄉紳天生就是對立的兩個階層。
工業派建立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把老百姓從土地的怪圈裡解放出來。
官僚鄉紳透過土地把老百姓畫地為牢,死死的拴在土地上,世代給官僚鄉紳當佃戶。
工業派想方設法讓老百姓的下一代讀書,提高民族的識字率,讓大明的老百姓都能成為獨立思考的個體。
官僚鄉紳透過各種手段進行愚民,把老百姓變成不會思考的‘牲畜’,一代代給他們當牛做馬。